丞相六部掌书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见“掌书”。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见“掌书”。
①诸侯分封大臣的称号,若附庸。春秋战国始有。②爵名。战国秦置。为二十等爵第十九级,位在彻(通)侯之下。秦汉沿置。因秦都咸阳,以关内为王畿,故名。但有侯号,居京师; 无封土而依封户多少享受征收租税之权。
文勋官名。明置,以授正二品文官再考称职者。勋官名。明置,为文勋第三阶,秩正二品。
同“修撰”,见“修撰”条。
官名。唐朝中书省集贤殿书院置一员,以学士年高者为之,掌判院事。
官名。汉置,为五利将军的简称。详见“五利将军”条。
官名。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御伯下大夫置,为天官府纳言司次官,省称小纳言。员二人,佐纳言中大夫随侍于皇帝左右,正四命。武帝建德二年(573)省中大夫,遂为纳言司长官,宣帝即位后,复置中大夫,仍为
吏员名。汉置,属长安令,见《汉书·赵广汉传》,秩二百石,掌徼巡盗贼之事。
亦称“长流参军”,即“长流贼曹参军事”。
参见“丁忧”。
官名。晋朝置,职掌同平东将军,唯资深者得任之,二品。历朝皆不常置。南朝宋二品,梁、陈皆较平东将军进一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中。参见“平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