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东曹

东曹

官署名。西汉丞相府所属诸曹之一,东汉时三公府亦置。据《后汉书·百官志》,太尉所属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选举及军吏。以掾领之,秩比四百石。汉末曹操于相府亦置东、西曹,皆典选举。东曹典府外官吏。三国魏大将军、丞相 (相国),蜀丞相、大司马及吴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并置。西晋初,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皆置,位在西曹下,赵王伦为相国时增置属吏。西晋末,丞相府一度置参军主东曹事。东晋省。十六国又置,南朝宋、齐亦置。梁于诸公府置,以督护主之。


官署名,汉置。西汉时丞相府、东汉三公府皆置,以曹掾主之,掌二千石长吏的任命和调动及军吏事。《后汉书·百官一·太尉》:“掾吏属二十四人。本注曰:《汉旧注》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掾比三百石……西曹主府史署用,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三国时魏丞相府大将军府置;蜀丞相府、大司马府置;吴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府等置。西晋公府和开府位从公者置,西晋末年丞相府的东曹改由参军主掌。十六国和南朝宋、齐置,皆由掾主曹事。南朝梁各公府置,改由督护主曹事。

猜你喜欢

  • 县建设局

    县政府的辅佐机关。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始置,以局长为主官。掌理土地、农矿、森林、水利、道路、桥梁、工程、劳工及公营事业等事项。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改为建设科。

  • 三十六郡

    秦初行政区划。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普遍推行郡县制,分全境为三十六郡 (包括相当于郡而不称郡的内史):内史(治理京畿附近地区,治所在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汉书·地理志》说:“京

  • 国用参计所

    见“国用司”。官署名。即“国用司”,见该条。

  • 曲(麴)面仓督

    官名。北齐、隋与唐初置,属司农寺,参见该条。

  • ?工中士

    官名。 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师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玉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工下士以佐其职。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 屯官

    泛指掌管屯田事务的官署或官吏。《后汉书·孝顺帝纪·阳嘉三年》:“丙午,武都塞上屯羌及外羌攻破屯官,驱略人畜。”《新唐书·百官一·吏部·考工郎中》:“二十四耕耨以时,收获成课,为屯官之最。”

  • 属国都尉

    官名。即管理属国事务的行政长官。西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置五属国于西北边郡,安置内附匈奴族,沿其旧俗,置匈奴官号,而设都尉主之,掌民政军事,兼负戍卫边塞之责,秩比二千石。属官有丞、候、千人等。初隶

  • 奉天翊运推诚

    功臣封号。明朝置。凡以功封公、侯、伯爵者,皆可得封。给铁券,岁禄以功为差,荫其子孙。唯从太祖、成祖起兵有功者,另有封号,不属此。

  • 稽查科

    海关征税部职员的一种,即外班。见“征税部”。

  • 托忒学

    学校名。清理藩院所属学校之一。掌教授托忒文及翻译托忒文书之事。由唐古特学司业、助教兼管。另设兼教官二人,学生八人。官学名。清置,掌教习托忒文及翻译托忒文字文书。由唐古忒学司业、助教兼管,另设兼教官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