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上都留守兼本路都总管府

上都留守兼本路都总管府

官署名。元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置上都路总管府,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给留守司印,皇帝幸大都时行留守事,皇帝还上都则行使总管府职权。十九年(公元1282年)合留守司与总管府为一署,改建为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秩正二品,掌守卫宫阙、都城,营建和修缮宫室,造作御用器物,并兼管民政。设留守、同知、副留守、判官、经历、都事、照磨兼管勾,令史、译史、回回令史、通事、知印、宣使等员,领修内司、祗应司、器物局、仪鸾局、兵马局、警巡院、开平县、平盈库、万盈库、广积库、万亿库、行用库、税课提举司及饩廪司。

猜你喜欢

  • 总司令

    官名。陆军、海军、空军中的高级军官。指挥所属官兵而司其号令者叫总司令。民国时已有。

  • 国阿辇斡鲁朵

    即“永兴宫”。

  • 册库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掌管大学士以下京堂开列请简各衙门题补各缺,查核截取保送翰林开坊,京外各官升转事项入册、销册等事。设经承、掌稿笔帖式以办理事务。

  • 咨呈

    文书名。清朝官府之间对地位略尊而无统属关系衙门行文时使用的一种文书。如京中各部院行文宗人府,顺天府行文六部、都察院,各寺、监、局行文六部,各驻防将军、督抚行文军机处,司道行文提督,府厅州县行文总兵等均

  • 户部北京司

    官署名。即“户部北京清吏司”。

  •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简称侍卫步军司或步司。北宋初由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分置,与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合称三衙,分掌全国禁军,兼总厢兵,统兵官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和侍卫

  • 审刑司右审刑

    官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于审刑司置,一人,正六品。掌审理刑狱之事。十九年罢。

  • 典绳索

    官名。太平天国军中给事官。见“军中典官”。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监军。专管军中所需的绳索。

  • 大谒者

    官名。谒者之尊者。西汉高祖时已置,掌传宣帝命。及吕后以女主称制,以宦者为之,出入卧内,责任甚重。后罢。1、指谒者仆射。秦置谒者,掌宾赞受事,员十人,秩六百石;仆射一人为长官,秩比千石。汉沿秦制。《汉书

  • 官邑

    有官职者之封邑。《左传·昭公十六年》:“有事于山,艺山林也,而斩其木,其罪大矣,夺之官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