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泉关

龙泉关

①在今河北阜平县西七十里。《方舆纪要》卷14阜平县:龙泉关“有上、下二关,相距二十里。下关,正统二年建。景泰二年又于迤西北筑上关城。天顺二年及成化十二年皆添设官兵戍守。嘉靖二十五年改筑关城,守御益密。《关隘考》:龙泉关东北至倒马关百五十里,西至山西五台县百八十里,自关南北沿山曲折,各数百里,所属隘口凡六十余处, 皆与山西连界,分列官军戍守”。清于此设都司。

②即镇龙关。在今四川平昌县东北镇龙乡。清设州判驻此。


在河北省阜平县阜平西北,西依长城岭。古有龙泉,且为河北通往山西关隘,故名。始建于明代,初分上、下两关。景泰六年(1455年)城废,改设土城,设千户所。天顺二年(1458年)设真、神二卫。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改筑关城。清末曾派兵驻守。现关城大部已毁。


猜你喜欢

  • 吴平县

    ①三国吴改汉平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境吴平、门楼一带。隋开皇十一年(591)废入宜春县。②隋开皇中改新渝县置,属袁州。治所在今江西新余县南。大业八年(612)复改新喻县,移治今新余县西

  • 应德镇

    明置,属罗源县。在今福建罗源县西南应德。《方舆纪要》卷96罗源县:应德镇在“县南二十五里,与连江县接界。为往来通道。应德铺设于此”。古镇名。明置,即今福建省罗源县西南应德。属罗源县。为通往连江要道。

  • 上洪州

    明永乐五年(1407)属谅江府。治所在唐濠县(今越南北部海兴省美豪)。辖境相当今越南海兴省部分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 南澳岛

    古称南澳山。在广东省东南部韩江口外海中。为南澳县主岛。原名井澳。有古井、岛周多澳(泊船处),故名。隋开皇年间置潮州,岛在州南,改称南澳山。明设重兵屯守。清初为郑成功控制南粤沿海的重要基地。建国后改今名

  • 白涧镇

    即今陕西凤县东北龙口镇。《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二年(955),蜀将李廷珪“遣骑兵出斜谷,屯白涧”,即此。《九域志》卷3:凤州梁泉县有白涧镇。古镇名。即白涧城。在今陕西省凤县东北。《资治通鉴》:五代周

  • 鲁郡

    ①西晋改鲁国置,属豫州。治所在鲁县 (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泗水等市县地。北齐改任城郡。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鲁州置,治所在瑕丘县(今山东兖州市东北)。辖境相当

  • 大陈山

    即今浙江台州市东南一百余里海中上、下大陈岛之总称。《方舆纪要》卷92太平县:大陈山“在县东南海中。《志》云:台州之山,惟大陈膏腴,且有淡水,每为倭贼所据, 防守最切。嘉靖三十四年,官军败倭于此”。古岛

  • 南宁州

    ①西魏改宁州置,治所在建宁郡 (今云南陆良县南三里旧城),辖境约当今云南、贵州二省。保定二年 (562) 析置恭州,今滇东北不再属南宁州。隋末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味县 (今云南曲靖

  • 新镇河

    即今四川马边、沐川、犍为县境之马边河。《清史稿·地理志》 马边厅: “清水溪一名新镇河,源出凉山蛮界,径厅南,折北转东,过沐川司入犍为。”

  • 思岳池

    在今四川岳池县东北四十里顾县镇。《旧唐书·地理志》 岳池县: “初治思岳池,开元二十年移治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