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四十里龙山东巅。共有洞窟9个(其中第9窟已毁),开凿于古昊天观遗址旁东、南两个崖面上。洞窟主体分三部分,第4、5窟为一组, 居崖面主要位置;第1、2、3窟为一组,分上、中、下三层;第6、7窟为一组,居第5窟左侧;第8、9窟则分别居主体崖面两侧下方。其中第4、5窟年代最早。第4窟平面近方形,平顶三壁三龛式。龛内各造一铺造像,以天尊像为主尊,旁有弟子像胁侍。此三身主尊像应是道教所奉的三清像。第5窟仅正壁开一龛,内一天尊、二弟子。窟龛形制和弟子形态均与天龙山唐代洞窟相似,开凿年代有可能早到唐代。其余各窟应为元代宋德方开凿。德方字广道,道号披云子,山东莱州市人。元太祖十四年(1219)曾随道教首领邱处机赴西域乃蛮国朝见成吉思汗,后活动于大都(今北京)、河东(今山西晋南地区)、终南山(在今陕西境)之间。太宗六年(1234)主持营造龙山石窟。龙山石窟完全为道家所开,这在国内十分罕见。


猜你喜欢

  • 还乡河

    古巨梁水。源出今河北迁西县东南,西南流经丰润、玉田,至天津市宝坻县入蓟运河。《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还乡河“在县西北七十里,汇诸山溪之水,流径县西。一云源出黄山,西南流入丰润县界,为便水之上源。成化

  • 边蓬寨

    即今广西钟山县。《明史·地理志》 富川县:“西南有钟山县(镇), 旧治于此,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移治霭石山下,而置边蓬寨巡检司于旧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明于此置巡检司。

  • 台头堡

    在今河北大名县东。《方舆纪要》卷16元城县:“台头堡在府城南。其地有高台,相传魏惠王拜郊台。村因以名。”

  • 广宁中前千户所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治所在急水河堡(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所镇)。清初废。

  • 东安州

    蒙古中统四年(1263)升安次县置,属大都路。治所在今河北廊坊市西旧州。明洪武元年(1368)降为东安县。蒙古中统四年(1263年)升安次县置,治今河北省廊坊市西旧州。属大都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

  • 练湖

    ①即玄武湖。在今江苏南京城东北玄武门外。宋 《景定建康志》 卷18 “玄武湖” 条引《丹阳记》 云: “后湖又名练湖。”②古称曲阿后湖。又名练塘后湖、开家湖。在今江苏丹阳市西北。《元和志》 卷25润州

  • 大漫天寨

    五代蜀置,属绵谷县。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漫天岭。《宋史·王全斌传》:乾德中伐蜀,崔彦进等破取小漫天寨,“蜀人退保大漫天寨”。即此。

  • 打洛

    明为景洛。即今云南勐海西南打洛镇。清设土便委。

  • 波洑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南部边缘。东距布德暗沙8海里,西距排波暗沙7.5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波洑暗沙。

  • 员僚寨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员僚寨在“府(治今临江镇)西南六十里,接新喻、高安两县界。寨盖唐曹王阜所立,同员僚守之, 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