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石城

黄石城

又名流沂垒、沂垒。在今湖北黄石市。《寰宇记》 卷112鄂州武昌县: 黄石城 “在州西北二百九十里。《江表传》 云: 刘勋败于彭泽,走入楚江…… 为孙权所破,遂奔曹公。即此城也”。


又作流沂垒。在今湖北省鄂城市东。相传为东汉末刘勋所筑。


猜你喜欢

  • 许原

    在今陕西大荔县北。《周书·文帝纪》:西魏大统三年(537),齐神武率众十万, 自后土渡河,逼华州,“乃涉洛,军于许原西”。即此。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北。《资治通鉴》:梁大同三年(537年),东魏高欢自蒲

  • 枋山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枋山乡。据钟桂兰等纂 《屏东县志》 说: “枋山二字土音即枋山,传系古代枋山村附近崩山次头山突告崩裂,因而得名。以崩山字义不雅,改称枋山。” 日本占领期间设枋山庄。1945年抗日战

  • 滋阳县

    ①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恒州。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四十里上滋洋乡。因在滋水之北而得名。大业初属常山郡。唐武德五年 (622) 废。②明成化七年 (1471) 改嵫阳县置,为兖州府治。治所即今

  • 要涂 (塗) 山

    即合黎山。在今甘肃高台县北。《元和志》 卷40张掖县: “合黎山,俗名要涂山,在县西北二百里。”

  • 烈洲

    又名栗洲、溧洲、冽洲。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烈山下。原在大江中,为六朝都城之江津要地。《寰宇记》 卷90升州江宁县: “烈洲在县西南八十里,周回六十里。《舆地志》: 吴旧津所,内有小水堪泊船,商客多停

  • ①夏、商、周时国。又作辛、侁或姺。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左传·昭公元年》: “商有姺、邳。” 《孟子·万章上》: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史记·夏本纪》 《索隐》 引 《系本》: “鲧取有辛氏

  • 泉店渠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方舆纪要》 卷54华阴县: 泉店渠 “在县东二十里”。

  • 栾村

    即蓝村。今山东即墨市西蓝村镇。清同治《即墨县志》 卷2有栾村。

  • 北塔堰

    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武陵县:“西北二十七里有北塔堰,开元二十七年,刺史李琎增修,接古专陂, 由黄土堰注白马湖,分入城隍及永泰渠,溉田千余顷。”

  • 黄公望墓

    在今江苏常熟市虞山西麓。黄公望(1269—1354),本姓陆,名坚。平江常熟 (今属江苏) 人; 出继永嘉 (今属浙江) 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善画山水,师董源、巨然。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