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雄县

高雄县

1920年日本占领时期设高雄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高雄县,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高雄县 (凤山市)。


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高雄市北、东、南侧。面积2832.5平方千米。人口约123.7万。辖1市、3镇、23乡。县治凤山市。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置万年县,后改万年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置凤山县。光绪元年(1875年)析率芒溪以南设恒春县。日占初入台南县,旋复凤山县。光绪二十七年改置凤山厅。1920年改设高雄州,辖高雄、冈山、凤山、旗山等郡。1924年分高雄郡置高雄市。1945年光复后,改高雄州为高雄县,高雄市划归省辖。县内山地、平原面积各占二分之一。东北部属玉山山脉南段及中央山脉西坡,海拔多在 1000 米以上。西南部为滨海平原一部分,主要为高屏溪等河流冲积所成,并散布有珊瑚礁所成的岗岭,海拔多在200~300米以下。属北热带湿润气候。森林占全县面积一半,以常绿阔叶林和竹类为主。农产除稻、大豆、烟草外,盛产甘蔗、香蕉、菠萝、荔枝、木瓜等。菠萝产量居全省首位,香蕉产量近全省的三分之一。西部工业发展迅速,为本省南部重要工业区域。因近高雄市,石化和酸碱工业均具规模,并有电子、机械、造纸、橡胶、木材加工、制糖、食品等厂。有兴达、中芸、白砂仑、蚵子寮等省内较重要的渔港。纵贯铁路和屏东铁路纵横境内。名胜古迹有澄清湖、黄蝶翠谷、彩蝶谷、曹公祠、宁靖王墓、超峰寺等。


猜你喜欢

  • 新寨山

    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新寨山 “在县西南十里。壁立险阻”。

  • 畏兀儿把力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南。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117 《西域土地人物略》: 哈密城“南三十里为畏兀儿把力”。

  • 武定桥

    亦曰上浮桥。在今江苏南京市南镇淮桥东北,秦淮河上。《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江宁县: 武定桥 “宋淳熙中建,名曰嘉瑞浮桥。景定二年更名,亦曰上浮桥,时以长乐桥为下浮桥也”。

  • 清水河子

    一名特伯尔古。即今新疆和硕县。《清一统志·喀喇沙尔》: 特伯勒古 “在喀喇沙尔城东八十里、塔噶尔齐西十五里,逾奇尔归图河至其地,有小城。东自乌沙克塔勒,察罕通格、楚辉至此,得四城,皆居喀喇沙尔城东”。

  • 滨湄滩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南,位于湛涵滩西南方。与东岛和湛涵滩成弯月形势。此滩最浅水深11米多,底质为珊瑚沙。中国渔民向称三筐大榔或三筐大郎。1935年公布名称为蒲利孟滩。1947年改名滨湄滩。

  • 八乌龙

    即八乌笼。在今四川九龙县西南八窝龙乡。

  • 互乡

    一名合乡。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二十三里。《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元和志》卷9谓合乡故城“即《论语》所谓互乡是也”。一说在今河南项城市南秣陵镇东北一里。《寰宇记》卷10项城县:“互乡城在县北一里。

  • 大蒙山

    在今安徽萧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9萧县:大蒙山“在旧县东二十里。其相接者,曰小蒙山”。

  • 吉玛

    靖西关驻地。即今西藏亚东县东北切马。藏语意谓砂土。

  • 郪丘

    ①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东阿县境。《春秋》: 文公十六年 (前611),“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郪丘”。郪音西。《公羊传》 作 “犀丘”,《谷梁传》 作 “师丘”。郪、犀、师三字古音皆近,可通假。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