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陵

马陵

①春秋卫邑。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左传》:成公七年(前584),晋景公与诸侯“同盟于马陵”。战国属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41年,齐将田忌用孙膑之计,大破魏庞涓于“马陵”,即此。另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

②即今山东莘县西南马集。《春秋》:成公七年(前584),“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 同盟于马陵”。《史记·魏世家》:魏惠王三十年(前340),齐宣王用孙(膑)计,救赵击魏。魏“太子果与齐人战,败于马陵,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正义》引虞喜《志林》云:“马陵在濮州鄄城县(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东北六十里,有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孙膑伏弩杀庞涓,即此地。一说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

③战国韩邑。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马陵冈。《史记·韩世家》:“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即此。


(1)古邑名。(1)春秋卫邑。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春秋》成公七年(前584年):“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即此。(2)即今山东省莘县西南马陵,一说在今河南省范县西南,或以为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战国齐邑。公元前341年,齐将田忌用孙膑计,诱魏惠王太子申及庞涓至马陵,大破之,即此。(3)在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南马陵关。战国赵邑。《战国策·燕策二》公子延因犀首属行而攻赵,兵伤于离石,遇败于马陵,即此。(4)在今河南省长葛市东北。战国韩地。《史记·韩世家》:懿侯二年(前373年),“魏败我马陵”,即此。有马陵岗。(2)集镇名。在山东省莘县西部。属大张家镇。人口 1810。据传,很早以前,此地有一个大丘陵,地势复杂,马隆在此居住,故名马陵。有农机修配、木器加工、服装加工、食品加工、面粉厂、饭店、榨油、理发等业。通公路。


猜你喜欢

  • 乌峡山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北十里。《明史·地理志》 岑溪县:“东北有乌峡山。”《方舆纪要》卷108岑溪县:乌峡山“壁立万仞,险峻可凭”。

  • 松柏市

    即今湖南衡南县 (衡阳市) 南六十六里松柏乡。明置巡司于此。

  • 白苹洲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南一里许苕溪中。《寰宇记》卷94乌程县:白苹洲,“洲上有鲁公颜真卿芳亭,内有梁太守柳恽诗,云:‘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因以为名”。唐顾况有《白苹洲送客》诗。今已不存。

  • 营州前屯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永乐元年 (1403) 徙治香河县 (今河北香河县),属大宁都司。后废。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永乐元年(14

  • 新平城

    在今山西应县西二十五里。《魏书· 序纪》: 东晋建兴元年 (313),拓跋猗卢 “登乒城西山,观望地势,乃更南百里,于灅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谓之小平城”。

  • 广平府

    明洪武元年(1368)改广平路置,属北京布政司,永乐后直隶京师。治所在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辖境相当今河北鸡泽、永年、磁县、曲周、武安、成安、肥乡、广平、邯郸等县市地。1913年废。明洪武

  • 奉化府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天长府置,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美禄县 (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美禄)。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南宁省部分地。宣德二年 (1427)以后地入安南。

  • 隆舟城

    即隆州城。在今山西祁县东南。《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隆舟城 “在祁县东南三十里。相传北汉刘继元筑以拒敌”。

  • 达罗克裕木磋

    即打鲁克雨木撮池。今西藏仲巴县北之塔若错。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22载:“西番(藏)语:达罗克,黄色马也。滨河山石形色似之,水色碧绿,又如松石也。”

  • 青铜山

    在今湖北巴东县北。《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青铜山 “在巴东县。《旧经》 云,山出铜矿”。《方舆纪要》 卷78巴东县 “巴山” 条下: “县北二十里有青铜山,尝产青铜。今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