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邑县

马邑县

①秦置,属雁门郡。治所即今山西朔州市。东汉末废。西晋复置,永嘉五年(311)又废。

②唐武德四年(621)置,为尹州治。治所在今云南牟定县东北十二里马厂。天宝后废。

③唐开元五年(717)置,属朔州。治所在大同军城(今山西朔州市东北三十三里马邑村)。五代唐天成初改为寰清县。辽复改马邑县。金贞祐二年(1214)升为固州。元复改马邑县,属朔州。清嘉庆元年(1796)废。


(1)古县名。(1)秦置,治今山西省朔州市。属雁门郡。西汉初为韩王信都,即而为匈奴所攻取,后还属汉。西晋永嘉中废。元光二年(前133年),汉伏兵马邑旁,欲诱致匈奴邀击之,单于既入塞,谋泄,引兵还。史称“马邑之谋”。(2)唐羁縻县。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云南省姚安县东北适中附近,为羁縻尹州治。天宝中入于南诏。(2)古旧县名。唐开元五年(717年)析善阳县置。治大同军城(今山西朔州市东北马邑镇)。属朔州。建中中一度为朔州治。金贞祐二年(1214年)升为固州。元复为马邑县。元、明仍属朔州。清嘉庆元年(1796年)废入朔州。1912年复置。1915年并入朔县。


猜你喜欢

  • 安微水

    在今贵州凤冈县西南。《寰宇记》卷121绥阳县:“安微水一名孤微水,西自绥养故县来,东流经县南八里,又东入都上县界。”东流入涪江(乌江)。

  • 下岸

    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苏门答腊岛等处。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2:“阇婆国又名蒲家龙,在海东南。势下,故曰下岸。”赵汝适《诸蕃志》卷下:“俗分诸国为上下岸,以真腊、占城为上岸,大食、三佛齐、阇婆为下岸

  • 金峒寨

    元置,属施州。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五十六里金洞司。元末明玉珍改为镇边五路总管府。

  • 师宗县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降师宗州置,属广西直隶州。治所即今云南师宗县。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东部,东南隔清水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属曲靖市。面积 2858 平方千米。人

  • 莒县

    ①秦置,属琅邪郡。治所即今山东莒县。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置城阳国,以莒为都。东汉属琅邪国。三国魏属城阳郡。西晋为城阳郡治。南朝宋为东莞郡治。北齐属义塘郡。隋属琅邪郡。唐属密州。金为城阳州治,后

  • 博克达山

    即今新疆天山东支博格达山。清乾隆《西域图志》 卷21: 博克达鄂拉在 “额得墨克达巴西,天山最高峰也。东南距辟展二百里。高八里。山脉自乌鲁木齐东南之托克喇鄂拉折而东北行一百六十里,高峰突起,为迪化州境

  • 石墨城

    亦作石默城。在今四川巫山县或巫溪县境;一说在湖北巴东县境。《周书·蛮传》:北周天和元年(566),“向五子王据石默城,令其子宝胜据双城。……(陆腾)擒五子王于石默,获宝胜于双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北

  • 洧州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鄢陵县(今河南鄢陵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河南鄢陵县地。大业初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尉氏县 (今河南尉氏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尉氏、鄢陵、扶沟等县地。

  • 岳 (嶽) 麓山

    ①又名麓山。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元和志》 卷29长沙县: “岳麓山,在县西南,隔湘江水六里,盖衡山之足也,故以 ‘麓’ 为名。” 上有岳麓寺。《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广传》: 彭师暠登城望水西军,入白

  • 饮马集

    即今山东昌邑县南五十里饮马镇。清乾隆《昌邑县志》卷2有饮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