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窟山
即今湖北老河口市东马头山。《元丰九域志》卷1:襄州光化县“有马窟山”。《舆地纪胜》卷87光化军:马窟山“在二都城东南六里。按《南雍州记》云:汉时有马百匹从此窟出,因此名为马头山,天宝六年改为马窟山”。
即今湖北老河口市东马头山。《元丰九域志》卷1:襄州光化县“有马窟山”。《舆地纪胜》卷87光化军:马窟山“在二都城东南六里。按《南雍州记》云:汉时有马百匹从此窟出,因此名为马头山,天宝六年改为马窟山”。
①即南苑。在今北京市永定门南三十里。为元、明、清皇家游猎之地。《明史·英宗后记》:天顺二年 (1458) “冬,十月甲子,猎南海子”。又《武宗纪》: 正德十三年 (1518) 正月 “庚戌,大祀天地于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东。《明一统志》 卷50饶州府: 冕山 “在余干县东五里。相传隋末林士弘退保余干,敌至,市民避居此山得免于难,遂名免山。后人以邑有冠山,又因有吴楚冠冕之名,改曰冕山”。②在今四川喜德县
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后汉书·仇览传》:“县召补吏,选为蒲亭长。” 即此。
①唐置,属都金羁縻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宣省咸安一带。后废。②1933年8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元坝场(今四川广元市东南元坝镇)。1935年4月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广元县析置,以境内嘉陵江
北宋置,属历阳县。在今安徽和县南长江西岸西梁山下。《元丰九域志》 卷5: 和州历阳县有“梁山、栅江二寨”。
清雍正八年 (1730) 置,属云南省。治所在寻甸州城 (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后徙曲靖府城 (即今云南曲靖市)。初领云南、临安、澂江、广南、曲靖、普洱、开化、东川、昭通、广西、武定、元江、镇
亦作白翟。春秋时狄人之一部。其初分布在今陕西延长县一带,部分进入今山西西北汾水以西。春秋末期,其后裔鲜虞建立中山国。
(豐) 县 ①西晋置,属桂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及红水河下游一带。南朝宋废。齐复置。后废。②唐长寿二年 (693) 改唐兴县置,属遂州。治所在今四川蓬溪县南。神龙元年 (705) 复改为唐兴县
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北。《辽史·地理志》:兴中府有香高山。《清一统志·承德府一》: 温都尔华山 “在朝阳县属土默特右翼西北七十五里。汉名香高山”。
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北宽帮满族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宁远州: “宽帮在州城西南一百一十里。”在辽宁省绥中县北部偏东。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2.56万,满族占64%。镇人民政府驻宽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