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飞来峰

飞来峰

一名灵鹫峰。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宋《淳祐临安志》卷8“武林山”条引晏殊《舆地记》:“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故名。峰下有玉乳、龙泓诸洞,洞壁遍布五代、宋、元石窟造像三百八十余尊。宋王安石有《登飞来峰》诗。


又称灵鹫峰。在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前。东晋咸和初年印度高僧慧理造像一景登此山,云“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名其峰为飞来峰。海拔168米,古木参天,岩石突兀,如蛟龙、奔象、伏虎、惊猿,堕者将倾,翘者欲飞。峰下有龙泓、玉乳、射旭诸天然岩洞,回旋幽深,洞壁满布五代、宋、元时期大小石窟造像。其中以青林洞右边的弥陀、观音、大势至三尊五代周造像最古,溪边岩壁上宋代弥勒佛像最生动。峰前有灵隐涧,涧水清澈。梅雨季节,水势汹涌,声如轻雷。峰外还有面水或跨水而建的春淙、冷泉、壑雷等亭。清代汪适荪有《游飞来峰》诗:“峰峰形势极玲珑,灵根秀削摩苍穹。一峰已尽一峰起,奇峰面面无雷同。我来绝顶徘徊久,天风飒飒吹襟袖。恍疑羽化欲登仙,此峰自合名灵鹫。”飞来峰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来峰


猜你喜欢

  • 丰掘场

    清末改丰利场置,即今江苏如东县西北四十里丰利镇。1930年改今名。

  • 矿山

    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北五里。《方舆纪要》 卷31莱芜县: “矿山在县西北五里。尝出铁矿。”

  • 寿春县

    秦置,治所即今安徽寿县。东晋孝武帝时以避郑太后讳,改为寿阳县。南朝宋又改睢阳县,北魏复名寿春县。秦汉为九江郡、淮南国治所;魏、晋、南北朝为扬州、豫州、南豫州及淮南郡、梁郡治所;隋唐为寿州治所;宋、元为

  • 邵水

    在今湖南邵阳市东。《元和志》卷29邵阳县:“在邵水之阳。”《方舆纪要》卷81宝庆府邵阳县:“邵水在府东。源出龙山,流经城北,合于澬水。《志》云,昔时邵水自东而南,城居其北,故曰邵阳。唐时始移治水南。”

  • 南台

    亦作烟台。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北二十里南台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海城县图: 东北有烟台。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8: 南满铁路有南台驿 (站)。即金虎台。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筑,

  • 通新设治局

    1939年由可鲁德令哈地方设置,驻可鲁沟 (今青海德令哈市西南可鲁沟)。1946年撤销,并入乌兰县。1939年由可鲁德令哈地方设置,治今青海省德令哈市西南可鲁沟。1946年撤销,并入乌兰县。

  • 岚州

    ①唐武德六年(623)改东会州置,治所在宜芳县(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元和志》卷14岚州:“因州西岢岚山为名。”辖境相当今山西岢岚、兴县、岚县、静乐等县地。天宝元年(742)改为楼烦郡,乾元

  • 黄龙冈

    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黄龙冈 “在开原县北三里。山形延亘委蛇起伏,东连巨岭,西抵边河,俨如卧龙之状。今冈插柳为边,以限内外,谓之新边。

  • 龙见石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南。《方舆纪要》卷105琼州府乐会县:龙见石“在县西北十五里。状如龙首。山脊半里许皆黑石,崚嶒叠出,若龙鳞然。黎盃水绕其前”。

  • 笋 (筍) 箩河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60兰州: 笋箩河在 “州西南六里。东流入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