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韶关市

韶关市

1949年析曲江县城区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广东韶关市。


在广东省北部、北江中下游,邻接湖南、江西两省。面积1.85万平方千米(市辖区346平方千米)。人口314.8万(市辖区53.4万),其中瑶族2.5万,畲族0.5万。辖曲江、武江、浈江3区及仁化、始兴、翁源、新丰4县和乳源瑶族自治县,代管乐昌、南雄2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北江区。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曲江县,以此为治。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兴郡于此直至东晋。南朝宋泰豫元年(472年)改为广兴郡;齐复为始兴郡;梁置东衡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改东衡州为韶州。因州北有韶石,相传虞舜南巡时,曾在此吹奏韶乐,故名。隋仁寿初、唐初曾称番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复称韶州。宋因之。元称韶州路。明、清设韶州府。清代在今城区北端设税关,始有韶关之名。1914年设岭南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49年底由曲江县析置韶关市(县级),设北江临时委员会于此。1950年升省辖市(地级),设北江专区。1952年改设粤北行政区,1956年设韶关专区。1958年改为县级市。1959年曲江、仁化二县并入韶关市。1961年复设曲江、仁化二县。1970年改称韶关地区,所属不变。1975年曲江县划入升地级市。1983年撤韶关地区,所辖清远、佛冈二县划归广州市,其余十一县归韶关市。1984年设北江、浈江、武江三市辖区,并领曲江等十二县。1988年英德、阳山、连县、连南、连山五县划归清远市,新丰县划入。2003年曲江县改曲江区,北江区撤销并入。属南岭山地及其南麓。地势北高南低,西界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广东省最高峰。河流属珠江流域的北江水系,支流呈羽状分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木材蓄积量和产量均居广东省首位,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金属和非金属矿有70余种,以煤和硫铁矿储量最大,铅、银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锌居第三位,钨、锑、铜、铋等储量居省内首位。是广东省重工业和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主要有采煤、冶金、机械、电子、纺织、化学、建材、森工、医药等部门。农产稻、玉米、甘薯、花生、黄烟等,是新兴的蚕茧、甘蔗、柑橘、苎麻产区。南雄黄烟,仁化、乐昌的白毛茶,马坝油黏米以及三华李、南华李、冬菇、红瓜子、木耳等是主要土特产。为粤、湘、赣三省的交通要冲,京广铁路纵贯,105、107、323国道和坪新、官灯、龙始等公路纵横。北江、浈江和武江、滃江均可通机帆船,韶关机场有定期航班通广州等地。名胜古迹有南华禅寺、韶石山、张九龄墓和乐昌古佛岩、金鸡岭,南雄三影塔、梅关,曲江狮子岩,仁化丹霞山。


猜你喜欢

  • 窟胡郡

    北周置,属石州。治所在窟胡县 (今山西中阳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地。隋开皇初废。北周置,治窟胡县(今山西中阳县西北)。属石州,领一县。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一带。隋开皇初省。

  • 东驿头堡

    在今河北高邑县西南。《清一统志·赵州》:东驿头堡“在高邑县东(西)南十里”。

  • 辰山

    ①又名神山、细林山、秀林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十八里。梁简文帝《秀林山铭序》:“神山本名秀林山,或称辰山。”②在广西桂林市西北十里。《明一统志》卷83桂林府:辰山“山有三岩,下岩曲折而入,石室穹然。中

  • 盐札萨克旗

    和硕特北左末旗的俗称。在今青海乌兰县北。后迁乌兰县东南。

  • 鲜虞

    春秋白狄所建国。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新城铺。《左传》: 昭公十二年 (前530),“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杜注: “鲜虞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 西汉于此置新市县。古国名。春秋小国

  • 上洋口

    即今福建顺昌县东洋口镇,为水路要津。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移王台通判驻此。

  • 永顺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析新兴县置,属新州。治所在今广东云浮市东南五十里。北宋开宝五年(972)废。②清雍正七年(1729)改永顺厅置,为永顺府治。治所即今湖南永顺县。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

  • 绰尔罗斯南右翼首旗

    一称绰尔罗斯南右翼头旗。俗称尔什克贝勒旗。清雍正三年 (1725) 设,属绰尔罗斯部。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北、青海湖东南群科加拉、察汗城、日月山中间地带。

  • 晋乐县

    ①东晋置,属牂牁郡。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北境。南齐属南牂牁郡。梁废。②十六国成汉置,属沈黎郡。治所在今四川汉原县北。东晋永和三年 (347) 灭成汉后,移治今四川崇州市西北三十里公议场,属晋原郡。南齐属

  • 西羌

    古代藏族的族部名。《新唐书·吐蕃传》:“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牦等,然未始与中国通。”此泛指今西藏及甘、青、川、滇各藏族聚居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