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静海县

静海县

①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置,为通州治。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北宋天圣元年 (1023) 为崇州治。明道二年 (1033) 复为通州治。元至元十五年 (1278) 为通州路治,后复为通州治。明洪武初废。

②明洪武初改靖海县置,属清州。治所即今天津市静海县。洪武八年 (1375) 改属北平府,十五年(1382) 改属河间府。清属天津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1)古县名。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改静海都镇制置院置,治今江苏省南通市。为崇州治,旋为通州治所。明洪武初废入通州。(2)今县名。在天津市西南部,西、北接河北省。面积1452平方千米。人口51.5万。辖12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静海镇。金明昌四年(1193年)以窝子口置靖海县,地濒海,故名。元并入会川县,寻复置。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靖”为“静”。清雍正三年(1725年)属天津州,九年属天津府。1913年裁府属直隶省,1928年属河北省。1948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58年属天津市。1961年属河北省天津地区,1973年复属天津市。地处海河平原。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境内多洼碱地,现已进行改造,辟有独流、马厂等减河。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特产金丝小枣、青麻叶大白菜。工业有化学、纺织、服装、建材、机械等。京沪铁路南北贯通并设静海、独流等站,104国道和静文、静王、陈大等公路经此。有汉代东平舒遗址、团白洼景区。


猜你喜欢

  • 垂葭

    又名郹氏。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春秋》: 定公十三年 (前497),“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即此。古邑名。又称郹氏。春秋卫邑。在今山东省巨野县西南。《左传》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齐

  • 登坡格尔吉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扎曲及子曲上流。

  • 里护塘

    在今上海市东部海滨。北起长江口南岸,南至杭州湾。始筑于北宋,南宋乾道八年(1172)重修,从而使塘内大片农田免遭潮水浸害。在今上海市东部海滨,北起长江口南岸,中经浦东新区川沙镇、南汇区,南至杭州湾。始

  • 兴和道

    1914年由原口北道的张北、沽源、多伦及原归绥道的丰镇、凉城、兴和、陶林合置,属察哈尔特别区域。治张北县(今河北张北县)。辖境约当今内蒙古卓资、凉城以东,多伦、沽源(今属河北)以西,察哈尔右翼中旗、商

  • 疋播城

    即今西藏穷结县。唐杜佑《通典·边防·吐蕃》:“隋开皇中,其主论赞率弄赞都牂牁西疋播城已五十年矣。”

  • 高陌河

    在今河南光山县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50光山县 “梅林河” 条下: 高陌河 “源出县南八十里之白压山,东北会临仙河,而入于官渡河”。

  • 江南铁路

    自今江苏南京经安徽芜湖至宣城(今宣州市)东南之孙家埠,长197公里。1933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为了与京沪铁路相连接,1935年又动工修建了从南京中华门至尧化门的联络铁路线。1936年江南铁路修至江

  • 沃宫

    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前469),“大尹兴空泽之士千甲,奉公自空桐入如沃宫”。杜注:“宋都内宫名。”

  • 监利镇

    北宋置,属监利县。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

  • 通塞堡

    北宋元符元年 (1098) 筑,属庆州。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筑,在今甘肃省华池县西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