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口镇

青口镇

即今江苏赣榆县治。清置巡司于此。为水陆冲要。1949年赣榆县迁治于此。


(1)在江苏省赣榆县东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14.4万。镇人民政府驻青口镇,人口6.5万。其地汉属青州,以“青州入海口”之意而得名。为水陆交通要冲。清时设巡检司治此,并设海州营守备驻防,属海州。咸丰十一年(1861年)改名平安圩,光绪年间复称青口镇。1949年属第一区,始为赣榆县治。1957年设青口镇,1958年改公社,1979年复置镇。地处滨海平原。产小麦、稻、蔬菜。有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橡胶、皮革等厂。204国道和青十、汾灌公路经此。青口港为重要港口。纪念地有十八勇士纪念碑。(2)在福建省闽侯县东南部。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7.8万。镇人民政府驻青口,人口510。以驻地取名。1983年由祥谦公社析出置青口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置镇。产稻、蔬菜、柑橘。有竹编、造纸、制茶等厂。324国道经此。名胜古迹有灵济宫、叶向高墓、林白水纪念馆。


猜你喜欢

  • 法中

    即今山西沁源县东南法中乡。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领导机关曾长期驻此。

  • 陆真腊

    古国名。亦称文单国。在今柬埔寨、老挝之地。《旧唐书·南蛮列传》:“自神龙以后,真腊分为二:半以南近海多陂泽处,谓之水真腊;半以北多山阜,谓之陆真腊,亦谓之文单国。”其都城所在,或以为在今老挝中部之他曲

  • 大洲口

    即今广东封开县北大洲乡。元置文德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德庆州封川县:“北有文德巡检司,初治县西北大洲口,后迁县西贺江口,后又迁于此。”即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北大洲。明洪武初置文德巡检司于此。洪武七年

  • 沇水

    ①在今山西垣曲县东。源出山西绛县东南历山,南流至垣曲县古城镇南,与亳清河汇流后入黄河。《方舆纪要》卷41垣曲县:王屋山“在县(按:治今县东南六十里古城镇)东北百里, ……沇水出焉”。即此。②又作兖水,

  • 赵州陀罗尼经幢

    俗称石塔。在今河北赵县城内。北宋景祐五年 (1038) 由赵州人王德成建。原为开元寺建筑之一。寺已毁。现仅存经幢。全部用石料叠砌而成,共七级,高16.44米,是我国现存石经幢中最高的一座。造形秀美,雕

  • 孟家屯

    在今吉林长春市西南郊区孟家街道办事处。旧为南满铁路站之一。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卷8: 南满铁路有孟家屯站。

  • 宾阳县

    ①唐置,属羁縻新安州。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先安一带。后废。②1912年改宾县置,属广西南宁道。治所在广西宾阳县东北十里新宾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0年迁治今宾阳县 (旧名芦圩镇,今名宾州镇)。在

  • 湖州

    ①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襄州置,治所在西淮安郡 (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隋仁寿初为升州。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元年 (627)废。②隋仁寿二年 (602) 置,治所在乌程县 (今

  • 竹邑县

    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汉书·曹参传》:高帝十二年(前195),“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南至蕲,还定竹邑、相、萧、留”。即此。古县名。秦置,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北老符离集

  • 顺昌府

    北宋政和六年 (1116) 改颍州置,治所在汝阴县 (今安徽阜阳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太和、颍上、临泉等市县地。《宋史·高宗本纪》: “兀术及宋叛将孔彦舟、郦琼、赵荣等帅众十余万攻顺昌府。”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