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原山

青原山

即今江西吉安市东南青原山。《舆地纪胜》卷31吉州: 青原山 “在庐陵县”。《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青原山 “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中有骆驼峰、鹧鸪岭,势甚乔耸。宋王廷珪诗: 异时黄鲁直,尝赋青原诗; 至今青原山,名与北斗垂”。《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庐陵县: 青原山 “山势根盘,外望蔽亏,旁有一径萦涧而入,中有骆驼峰、鹧鸪岭”。山上有净居寺,唐高僧行思居此。


在江西省吉安市东南郊、赣江东岸。海拔316米。有古刹净居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自古为游览地,历代文人来此游览并题诗作词甚多。其中唐颜真卿在山门牌坊上手书“祖关”石刻碑、北宋黄庭坚长篇题诗石刻碑、南宋文天祥手书于寺门横额的“青原山”等,均具很高的书法和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 飞乌县

    隋开皇十三年(593)升飞乌镇置,属新州。治所在故郪王城(今四川三台县南九十里郪江镇,即千字坟)。《旧唐书·地理志》 飞乌县:“取飞乌山为名。”大业初属新城郡。唐武德初属梓州,贞观二十二年(648)移

  • 文祖镇

    即今山东章丘市南文祖镇。南北朝时曾侨置广宗县于此。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4:“广宗县故城在县(按指今章丘市北旧章丘县城绣惠镇)东南五十里,刘宋侨县,今为文祖镇。”在山东省章丘市南部。面积120.1平方

  • 小丹阳

    亦作小丹杨。旧丹阳县俗称。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五十里丹阳镇。两汉丹阳郡治宛陵县(今安徽宣州市)。因丹阳县与郡同名,故尝加小字。《三国志·吕范传》:吕范从孙策渡江,“下小丹阳、湖孰,领湖孰相”。《晋书

  • 椑县

    又作稗县。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莒南县东北向城。东汉废。古县名。椑,又作稗。西汉置,治今山东省莒县东南,属琅邪郡。东汉废。

  • 凤山

    ①即今河北石家庄市西矿市镇南凤山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井陉县图:(旧井陉)北有凤山。石太铁路凤山支线通此。②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岗根苏木以北。《辽史·太宗下》:大同元年(946)太宗耶律德光死

  • 政和堡

    北宋政和六年 (1116) 置,属泸州。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境。南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 卷17: 《泸州长宁军胜兵邑义军》 原注: “长宁军,乐共城各五百,梅洞、水庐寨、政和堡各三百。”

  • 安乐砦

    北宋置,属黔江县。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安乐坝。

  • 官窑馆

    馆驿名。辽置,在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东北楼子店乡附近。官,又作锅。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北楼子店。辽中京通往上京沿途所设驿馆。

  • 中都县

    ①秦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移治今榆次市东十五里。北齐移治今榆次市。隋开皇十年(590)改为榆次县。②唐天宝元年(742)改平陆县置,属兖州。治所即今山东汶上县

  • 巩哈设治局

    即尼勒克设治局。治所在尼勒克(今新疆尼勒克县)。即“尼勒克设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