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陕西蓝田县南十里峣山间辋川风景区。唐王维有 《栾家濑》 诗。
一作桑鸢寺。即今西藏扎囊县东北桑伊寺。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6: “萨木秧寺俗称桑鸢寺。”
隋仁寿四年(604)改广通渠为永通渠。又名富民渠。起自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引渭水东绝灞河,略循西汉漕渠故道,经临潼、渭南、华县、华阴四县市之北,东至潼关达黄河。见“广通渠”。
即今广东阳春市西石菉圩。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阳春县图:县西有石录堡。
亦作楠木岭。在今安徽祁门县东,接黟县界。阊江与新安江分水岭。《方舆纪要》 卷28祁门县“武陵岭” 条下: 榔木岭 “在县东北五十里。《志》云,岭下水分东西,东入钱塘江,西入彭蠡湖,皆有滩三百六十。岭虽
北宋置,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南和平乡。北宋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西南双江河口。
亦作水车隘。即今广东梅县西南水车镇。《方舆纪要》卷103程乡县“太平镇”条内:“西南四十里有水车隘, 山荒涧多。”清置水车墟汛。
在今广西田林县东。《方舆纪要》卷111利州:白丽山在“州治(今利周瑶族乡)北”。
北宋置,属宁化军。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九十里细腰村。
即鱼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母哈日沟 (或译为木呼尔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