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阴平郡

阴平郡

①三国魏置,治所在阴平县(今甘肃文县西五里)。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武都及四川平武等县地,后属蜀汉。隋开皇三年(583)废。义宁二年(618)复置,移治曲水县(今文县西)。唐武德初改为文州,天宝元年(742)复为阴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文州。

②南朝梁侨置,属定州。治所在阴平侨县(今湖北麻城市东北六十三里阴山下)。隋开皇初废。

③即龙安郡。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隋书·地理志》 阴平县:“宋置北阴平郡,魏置龙州。西魏改郡为阴平,又名县焉。”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3:“按北阴平郡立于晋世,《隋志》谓宋置北阴平郡者误。西魏改郡曰龙安,当从《寰宇记》。今《隋志》、《舆地广记》云西魏改郡曰阴平者,并误。”


(1)东汉建安末曹操改广汉属国置,蜀汉建兴七年(229年)地入蜀汉,治阴平县(今文县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文县、迭部及四川省九寨沟、平武等县地。西晋属秦州,永嘉后郡县皆废。西魏复置,治曲水县(今文县西南)。属文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隋末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文州为阴平郡。(2)西魏改北阴平郡置,治龙安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江油市。属益州。北周改为静龙郡。


猜你喜欢

  • 广纳镇

    北宋乾德四年(966)废广纳县置,属通江县。在今四川通江县南广纳坝。在四川省通江县南。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老官庙,人口5000。因驻地西北侧广纳溪得名。1949年为广纳乡,19

  • 冠朝墟

    即今江西泰和县东南三十里冠朝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泰和县东南有冠朝墟。

  • 本噶

    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三十里瓦泽乡东北安良坝。清置本噶土百户。

  • 鹿峒山

    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1高明县: 鹿峒山 “在县 (治今明城镇) 西南二十里。高二百余丈,延袤四十余里,拱向县治 (今明城镇),罗列如屏。赵佗尝获白鹿于此,名白鹿台”。

  • 蒙古勒乌克察起

    清雍正十年 (1732) 设驿站。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东达斡尔民族乡 (二村) 附近。

  • 官庄集

    即今湖北宜城市东官庄。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宜城县东有官庄集。民国 《湖北通志》 卷34宜城县: 官庄集 “旧名望江集,在城东十五里”。

  • 岳安郡

    南朝梁天监六年 (507) 置,为霍州治。治所在岳安县 (今安徽霍山县)。隋开皇初废。南朝梁置,治岳安县(今安徽霍山县)。辖境约当今安徽省霍山县。属霍州。隋开皇初废。

  • 良禾岭巡司

    明置。在今安徽祁门县西九十里良和。《明史·地理志》 祁门县:“西南有良禾岭巡检司,后移于苦竹港。”

  • 台南府

    清光绪十三年(1887)改台湾府置,属台湾省。治所在安平县(今台湾省台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台南、高雄、嘉义等市县和澎湖列岛。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侵占,府废。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改台

  • 蒲窝汛

    即今云南腾冲县东南七十三里蒲川乡。清有千总外委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