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周代国名。春秋时灭于齐。故址在今山东沂南县南。《春秋》:闵公二年(前660),“齐人迁阳”。即此。西汉置阳都县。

②一作唐。春秋燕邑。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北。《春秋》:昭公十二年(前530),“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战国策·齐策二》:“赵可取唐、曲逆”,亦即此。西汉置唐县。

③又名樊、阳樊。春秋周邑,后属晋。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国语·晋语》:“王以阳樊赐晋,阳人不服,文公围之。仓葛曰:阳有夏、商之嗣典,樊仲之官守焉,君而残之,无乃不可乎?”战国属魏,更名河雍。


(1)古国名。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东省沂南县南。《春秋》闵公二年(前660年):“齐人迁阳。”即此。春秋时灭于齐为邑。(2)古邑名。又作唐。春秋燕邑。在今河北省唐县东北。《春秋》昭公十二年(前530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即此。西汉置唐县。


猜你喜欢

  • 勐 (猛) 角董

    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勐董镇。清代置勐角董土千总,属镇边直隶厅。光绪 《续云南通志稿》 卷首载光绪十七年 (1891) 七月上谕:“土目罕荣高被罕荣先围攻,未敢挟忿寻仇,听候官军处治,尚属安分守法,

  • 北硖关

    亦作北峡关。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大关镇。《舆地纪胜》卷46安庆府:北硖关“在桐城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6桐城县:北硖关“以北硖山而名。道出舒城,有巡司戍守。亦为北硖镇”。

  • 白术水

    亦作白木水。即今四川邛崃市南之南河(邛崃河)。《元和志》卷31临邛县:白术水“经县南二里”。

  • 良沟泉

    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武功镇北。《方舆纪要》卷54武功县: 良沟泉“在县(今武功镇)北十五里。永乐初,泉涌于此,引以溉田,大为民利”。

  • 室伪水

    即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汤河。为太子河支流。《汉书·地理志》 辽东郡居就县: “室伪山,室伪水所出,北至襄平入梁也。”

  • 甘橘县

    唐置,属羁縻林西州。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老街东南。后废。

  • 苑川水

    即今甘肃榆中县境内苑川河。源出县南新营诸山,东北流至甘草店折而西北流入黄河。《水经·河水注》: “苑川水出勇士县之子城南山,东北流历此成川,世谓之子城川。又北径牧师苑,……又北入于河也。” 西晋末鲜卑

  • 黄田盐栅

    北宋置,属东莞县。在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元丰九域志》 卷9: 广州东莞县有 “海南、黄田、归德三盐栅”。北宋属东莞县,在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北黄田。

  • 龙光山

    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6东明县:龙光山“以云气升腾如龙而名”。

  • 凡城县

    唐武德元年(618)置,属共州。治所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四年(621)废。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析共城县置,治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属共州。四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