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官镇

长官镇

元初于此置长官司。民国置镇,即今山东宁津县东北四十里长官镇。


(1)在安徽省临泉县中部。面积74.2平方千米。人口6.9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官集,人口 8900。传元代有夏姓在京做官,人称夏长官,兴集后即名长官店。1947年设长官区,1949年建长官镇,1952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镇。1992年铁佛、五里二乡并入。主产小麦、甘薯、玉米、芝麻、棉花、生姜等。有建材、粮油、肉类、冷冻、食品加工等厂。界临淮公路经此。(2)在山东省宁津县东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2.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官,人口 4230。元初于此置长官司,驻达鲁花赤长官,故名。1949年属长官区,1956年属长官乡。1958年划归长官公社(红升公社)。1961年大社划小,分为三个小公社,归长官公社。1984年改置长官镇。2000年田庄乡并入。宁北河流经。主产棉花、小麦、玉米、大豆等。有化工、五金、骨料、塑料制品等厂。德泊、泊乐公路经此。有永乐年间建清真寺一座。(3)在湖南省永顺县东南部、施溶溪畔。面积130平方千米。人口6720。镇人民政府驻长官,人口 1080。相传旧时在此地曾设长官司,故名。清设驿站。1952年置长官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9年置镇。主产稻、玉米、大豆,盛产柑橘、木材、水产品。有磷矿石等。是全县的重要林区。焦柳铁路经此设站,吉古公路由此经过。有水码头两个,与沅陵、凤滩、王村通航。


猜你喜欢

  • 宁陕县

    1913年改宁陕厅置,属陕西汉中道。治所在今陕西宁陕县北十五里老城乡。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6年迁治关口,即今宁陕县。在陕西省南部、秦岭中段南麓。面积 3678 平方千米。人口7.4万。辖10镇

  • 秦臧县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即今云南禄丰县。三国蜀建兴三年 (225) 属建宁郡。西晋太安二年 (303) 属益州郡。东晋属晋宁郡。南朝梁废。唐武德初复置,属昆州。南诏废。古县名。西

  • 荔川河

    即今甘肃宕昌县北理川河,为岷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60岷州卫: 荔川河在 “卫东南九十里,旧有荔川砦,以此为名”。

  • 陶家市山寨

    在今湖南澧县东南。《宋史·地理志》 澧州: “建炎四年,寓治陶家市山砦,随复旧。”疑即澧县东南之竹城。

  • 白马义阳郡

    南朝梁武帝时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一说在今苍溪县东北元坝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苍溪等市县东北地。西魏恭帝二年(555)改为白马郡。

  • 红毛番

    ①明时称荷兰人为红毛番。《明史·外国列传》:“和兰,又名红毛番,地近佛郎机。”②清时亦称英国人为红毛番。清谢清高《海录》卷下:“英吉利国即红毛番,在佛朗机西南对海。”

  • 澬江

    即今湖南省资水。《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澬江 “在益阳县西南。有二源: 一出叙浦,一出新宁,至武冈合流东下,经宝庆府境,又五百余里至益阳县前,过沅江县入洞庭湖”。

  • 阿里玛河

    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阿伦河。《清一统志·黑龙江》:阿里玛河“在齐齐哈尔城北五十里。源出西北兴安岭,东南流入嫩江”。

  • 大绥芬河

    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南。为绥芬河主流。《清史稿·地理志》 东宁厅:“西南大绥芬河自汪清入,左合蛤蚂、黄泥、寒葱河、右苇子诸沟。又东北,左合小绥芬河,径城北,南大瑚布图河,北缘俄东海滨省,合小瑚布图河来

  • 马泊泉

    在今山西翼城县北。《方舆纪要》卷41翼城县:马泊泉在“县北二十五里。其北有卧马山,泉出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