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石镇

金石镇

①即今福建诏安县东南赤石。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移金石巡司于此。清初废。

②亦作金山镇。在今四川大竹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 162 渠州: 金石镇 “在邻山县西十八里”。


(1)在湖南省湘乡市北部。面积89.3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打石圫,人口 2010。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弘歌十四都金石区建金石桥,镇因桥名。1950年设金石乡,1962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置镇。1995年龙潭乡并入。主产稻,并产茶叶、仔猪。锰矿储量甚丰。有锰矿及茶厂。公路通湘乡市。古迹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2)在湖南省涟源市东南部。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砂石,人口 2800。境内有金银山、砂石,各取一字名乡。1950年分属谢桥、砂石、天堂、大桥诸乡。1952年属涟源县区。1956年设砂石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因其与邵东县砂石公社重名改为金石公社,1958年复乡。1995年常林、灌湄二乡并入。1998年置镇。产大豆、柑橘、茶叶、油茶,系市油茶林基地。富藏烟煤。娄邵铁路、双涟公路经此。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公司、羽绒厂。(3)在湖南省新宁县中部、夫夷水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47.4平方千米。人口7.5万。西汉时期扶夷侯国设都城于今县治以东二里许,始名金城。明景泰二年(1451年)始为县治,成化六年(1470年)改为石城。至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城池扩大接石桥村,后顺此改名为金石镇。1949年置金石镇。1995年水头乡并入。产稻、大豆、花生,并产柑橘、脐橙、油菜籽、茶叶。有锡矿、瓷泥。有竹艺、水泥、瓷器、砖瓦、印刷、农机等厂。邵桂、新武公路在此交会。有清云贵总督刘长佑故居、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参谋长宛旦平烈士故居。古迹有明建放生阁和宋代石刻“万古堤防”。(4)在广东省潮安县南部。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6.4万。镇人民政府驻金石,人口 4140。南宋淳祐年间因福建南部遭战乱,居民迁此定居,结社盟誓,坚如金石,故名。1946年属东莆乡。1958年沙溪乡并入设金石公社,1960年沙溪分出。1983年设区,1987年建镇。地处潮汕平原。主产稻、甘薯,兼产柑橘。翁厝花木闻名。有农机配件、五金、木器、抽纱、服装、绣衣、陶瓷等厂。有公路接潮汕公路。古迹有明代“宗山书院”石坊、明薛侃“开溪记”石刻等。(5)在四川省三台县西北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石缸,人口 2300。清乾隆时建双龙场,又名大石缸,传在建关帝庙时,于地下挖出一口罕见的大石缸。由原乡名“金牛”与驻地“大石缸”各取一字命名。1950年为金石乡,1958年为金石公社,1984年复乡,1986年置镇。1992年三秀、同德乡并入。有植物油、饮料、酿造、油脂化工、竹编等厂。三德、金芦、金和等公路经此。有翠湖公园风景区。


猜你喜欢

  • 伊立克都

    即今内蒙古牙克石市东南伊列克得。《清史稿·地理志》:呼伦直隶厅有“伊立克都”车站,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据《呼伦贝尔志略》:“伊列克得”为蒙古语,意为“狼巢”。

  • 山东东路

    金初改宋京东东路置,治所在益都府(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山以北,沾化、商河、禹城、长清以东及沂河流域和江苏沭阳以东,淮河以北地区。金末废。金改宋京东东路置,治益都府(治今山东青州市)。因地处

  • 义城堡

    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北一里。《旧唐书·地理志》:“武德三年于义城堡置高密县。”即此。六年(623)移就故夷安城,即今高密市。在今山东省高密市西北。唐武德三年(620年)移高密县于此。

  • 溇水

    古名娄水。又名九溪河。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九澧之一。源出今湖北鹤峰县境,东南流经湖南桑植县东北部,至慈利县西入澧水。《方舆纪要》 卷77慈利县: 溇水 “在县西二里。源出永顺宣慰司界,东流至索溪,通四

  • 东光县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东光县东二十里。东汉为侯国。东魏为勃海郡治。北齐天保七年(556)移治今东光县东南三十里陶店。隋开皇三年(583)又移治后魏废勃海郡城(今东光县)。九年(589)为观州治

  • 来廷县

    唐天授三年(692)置,属洛州。治神都从善坊(今河南洛阳市)。长安二年(702)废。古县名。武周天授三年(692年)析洛阳、永昌二县置,治今河南省洛阳市市区西。属洛州。长安二年(702年)废。

  • 景星设治局

    1915年析龙江县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南景星镇。1917年改为景星县。又称景星镇设治局。1915年由龙江县景星镇县佐改置,治今黑龙江省龙江县西南景星镇。因镇北有景星山得名。19

  • 乌蒙城

    在今云南昭通市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73乌蒙军民府:乌蒙城在“府东二十里。《志》云,府旧无城, 元初遣兵戍守于此, 因筑土城。寻废。洪武中,土官阿普即元总管府旧址建立府治”。

  • 润水

    又名闰水。汝水支流。自今安徽临泉县西南,流经阜南县东北境,折向东南至颍上县润河镇入淮。《水经· 淮水注》: “淮水又东北,左会润水。”

  • 亦思宽

    一作亦息渴儿。又名热海。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元史·耶律希亮传》:希亮“至于亦思宽之地”。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