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道孚县

道孚县

1913年改道坞县置,属四川边东道。治所即今四川道孚县。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西部。属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7123.3平方千米。人口4.7万。辖2镇、20乡。县人民政府驻鲜水镇。道孚,藏语音译,意为“马驹”。元置宁远宣抚司。清为明正安托司和霍尔孔撒、甘孜麻书、瓦述鱼科、丹东等安抚司地。雍正六年(1728年)后置道坞汛,宣统三年(1911年)设道坞设治委员。“道坞”即“道孚”旧名。1912年改置道坞县。1913年更名道孚县。1914年属川边特别行政区。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建波巴依得瓦(藏语意为藏族)政府。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78年乾宁县撤销,所辖协德、扎坝二区划入。地处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全境主属大雪山北段。鲜水河自西北入,左纳默日杰曲,右有木鲁若河注入,南流出境。北部有玉曲北流出境。属青藏高原半湿润气候。有草场586万余亩,牦牛、绵羊、马为主要畜种。农产有青稞、小麦、马铃薯及豆类。有金、铁及钨矿。有农机、食品、采钨、服装、火柴等工业。刷八公路、川藏公路北线经此,雅道、金道公路纵贯南北。名胜古迹有清建灵雀寺、惠远寺及大神山、龙普隆巴温泉。


猜你喜欢

  • 哈马铺

    即今贵州晴隆县东哈马乡。《清一统志·兴义府》 “保甸铺” 条下: 安南县 (今晴隆县) 境又有 “哈马铺” 等,皆戍守处。

  • 官埠港

    在今湖北咸宁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76咸宁县 “梓潭湖” 条下: “官埠港在县东十里。源出县东三十里之长岭,西入梓潭湖。”

  • 拉噶孜

    即浪噶子。今西藏浪卡子县。清乾隆 《卫藏通志》 作 “拉噶孜”。

  • 小集镇

    ①即今河北丰南市东南三十里小集镇。清时于此设把总驻守。②即今河北南皮县东四十八里小集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沧州图:西南有小集镇。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东部。面积77.5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

  • 春秋楚邑。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镇。《左传》: 哀公十六年 (前479),“吴人伐慎,白公败之”。即此。西汉置慎县。古邑名。春秋楚邑。在今安徽省颍上县西北江口镇。《左传》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吴

  • 延祥寨

    南宋绍兴六年(1136)置,属连江县。在福建连江县东南海滨。宋《淳熙三山志》卷18《兵防一》:“延祥寨水军,绍兴六年置。”淳祐三年(1243)与荻芦寨合并,置武济水军。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置,在

  • 云阳州

    元至元年二十年(1283)升云安军置,属夔州路。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辖境相当今四川云阳县地。明洪武六年(1373)降为云阳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云安军置,省云阳县入州。治今重庆市云阳

  • 谷山

    在今湖南望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0善化县:尖山“又西四十里曰谷山。灵谷深邃,上有梓木洞,下有龙潭”。《清一统志·长沙府一》:谷山“产青纹花石,可为砚”。

  • 界岭

    ①在今河南商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0商城县: 界岭在 “县西南九十里。南接湖广麻城县界,因名”。②在今湖北枝城市北。《方舆纪要》 卷76宜都县: 界岭 “在县北六十里,与夷陵接界而名”。(1)山

  • 东三铺

    即今安徽宿州市东三铺乡。明嘉靖《宿州志》卷1:州南闵孝乡有东三铺集。清光绪《宿州志》卷3:东三铺集“至城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