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巫山
即黄石山。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二百十里。《水经·澧水注》:“黄水出零阳县西北连巫山。溪出雄黄,颇有神异。”
即黄石山。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二百十里。《水经·澧水注》:“黄水出零阳县西北连巫山。溪出雄黄,颇有神异。”
又作札期谿,故址即今西藏扎囊县东扎其。“扎启”,藏语意为刺树沟外。
即今浙江曹娥江上源澄潭江。《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嵊县: 宝溪 “在县西南三十里。《志》云: 源自天台,行百二十里为宝溪,又北流十里为上碧溪,至县南十里合于新昌溪,又西北会于剡溪”。
即会军山。在今四川中江县南。《新唐书·地理志》 梓州铜山县:“有会军堂山。”《寰宇记》卷82铜山县:会军堂山“高三里。蜀主刘玄德遣孔明、张飞分定州界,略地至此,百姓以牛酒犒师,武侯因会军士于此,后传云
①渭水入黄河处。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左传》: 闵公二年 (前660),“虢公败犬戎于渭汭”。②即泾水入渭之口。在今陕西高陵县南。《尚书·禹贡》: “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 孔安国传:
①在今辽宁瓦房市西南。民国 《复县志略》 卷5: 清泉山在 “城南五十里”。②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十里。其西为祭酒岭。《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清泉山,“五代闽时光州湛温,事王延翰为国子祭酒,建州刺史王延
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七十二里,与贺兰县交界处。西夏建避暑宫于此。明嘉靖 《宁夏新志》卷2: 避暑宫 “贺兰山拜寺口南山之颠。伪夏元昊建此避暑,遗址尚存”。北则有西夏砖塔二。相距百米。
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双闸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江宁县记:“双闸镇在县西南。”
1912年改嘉应州置,后属广东潮循道。治所即今广东梅州市。1920年直属广东省。1978年析置梅州市。1983年与梅州市合并,改设梅县市,1988年改设梅州市。(1)旧县名。1912年由嘉应直隶州改置
即今江西锦江下游经高安市一段。因高安旧置瑞州,故水有瑞河之称。
金置,属广宁县。即今辽宁义县东南王民屯。后废。古镇名。金置,在今辽宁省义县东南大凌河东侧王民屯。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