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市
1935年析灌云县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连云港(今江苏连云港市)。1949年改为新海连市。1952年划归江苏。1961年改为连云港市。
1935年由灌云县老窑置市,治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北连云港。以境内连岛和云台山首字得名。1949年撤销,与新海市、云台工作委员会合置新海连市。
1935年析灌云县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连云港(今江苏连云港市)。1949年改为新海连市。1952年划归江苏。1961年改为连云港市。
1935年由灌云县老窑置市,治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北连云港。以境内连岛和云台山首字得名。1949年撤销,与新海市、云台工作委员会合置新海连市。
即今四川平武县南平通镇。《方舆纪要》卷73石泉县“大印堡”条下:“《志》云:大方(关)相近者有观子、徐坪、平通三堡。”
明置,属遵化县。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1遵化县:大安口“嘉靖三十八年尝为寇所陷”。清设把总驻守。
在今四川巫溪县西马连溪上。《舆地纪胜》卷181大宁监:大悲口“在郡西十六里。溪心两巨石对峙,上广下狭,故名。行人乞灵之祠也。谚云:船过大悲口,盐方是你有”。《方舆纪要》卷69大宁县:马连溪在“县西五里
即今台湾省澎湖县马公半岛西南端之金龙头。连横 《台湾通史 · 开辟纪》: 明天启二年(1622),荷兰船舰至澎湖,“复于风柜尾、金鱼头,嵵里白沙、渔翁诸岛,各造炮台,以防守海道”。即此。
即今四川重庆南桐矿区治所。民国《南川县志》卷2:万盛场“左有荣懿镇。又名石鹅乡,正南八十里”。盛产煤。
又名沙城。即今河北怀来县治。《资治通鉴》: 南朝陈至德元年 (隋开皇三年,583),“突厥寇幽州,隋幽州总管李崇帅步骑三千拒之,“师人多死,遂保砂城”。清于此设沙城堡巡司。又作沙城。即今河北省怀来县治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舆地纪胜》 卷12台州: 景德国清寺 “在天台县北一十里。旧名天台,隋开皇中僧智建。 先是修禅于此, 梦定光告曰:
北宋置,属浦城县。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北渔梁。因渔梁山而得名。《续资治通鉴》: 南宋建炎三年 (1129),“韩世忠与苗傅交战,自衢、信进至渔梁驿”。即此。北宋置,即今福建省浦城县西北渔梁。因渔梁山而得名
清置,属同安县。即今福建同安县东新圩镇。
亦作杨尖。即今江苏无锡县东羊尖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羊尖镇在城东北七十里。”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羊尖,人口 7000。宋名杨尖市,以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