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车箱渠

车箱渠

在今北京市西部。古代北京地区第一个人工灌溉渠,为曹魏镇北将军刘靖所筑。分㶟水(今永定河)之流, 自梁山(今石景山)以南,傍河筑坝,障水东下,名戾陵遏。又从戾陵遏以下凿车箱渠,穿行今八宝山一带丘陵,转而接今紫竹院高梁河上源,全长三十余里。《水经·鲍丘水注》:高梁水“首受㶟水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刺王旦之陵,故以戾陵名堰。水自堰枝分,东径梁山南,又东北径刘靖碑北,其词云:‘……登梁山以观源流,相㶟水以度形势,嘉武安之通渠,羡秦民之殷富,乃使帐下丁鸿督军士千人,以嘉平二年,立遏于水,导高梁河,造戾陵遏,开车箱渠”。后废。


三国魏在蓟城(今北京城西南隅)附近开凿的灌溉渠道。嘉平二年(250年)征北将军刘靖在蓟城西北梁山(今石景山)南㶟水(今永定河)上作戾陵遏(堰),并凿车箱渠,障水东流经八宝山、黑山北,至今北京城西北接高梁水(源出今北京城西直门外紫竹院公园湖泊,东南注入㶟水),灌溉蓟城南北屯田。景元三年(262年)樊晨在渠首更立水门,控制流量,并引车箱渠水,过今昌平、通县入白河,所过四五百里,灌田万有余顷。西晋元康五年(295年)洪水暴涨,遏毁渠溢。宁朔将军刘弘驻蓟,修遏浚渠重立水门。其后北魏、北齐时均有修治。为金代以前北京城附近最大灌溉工程。金时曾利用车箱渠故道引卢沟水,未获成功。故道遗迹今尚依稀可辨。


猜你喜欢

  • 桃县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西南前磨头镇。东汉废。《深州风土记》 卷10桃县故城: “案,明嘉靖时康缙作 《磨头村庙碑》 谓: 磨头为古桃城驿,桃城,后汉已省,而元明时仍以驿名村,故城当在其地

  • 比景县

    亦作北景县。西汉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水经·温水注》:“比景县, 日中头上,景当身下,与景为比。如淳曰:故以比景名县。阚骃曰:比,读荫庇之庇。景在己下,言为身所庇也。”

  • 莲塘村

    即今广东从化市东北良口镇。清顺治中流溪巡司移驻于此。

  • 森罗殿

    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大芝坊庄。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 九月,朱红灯率义和拳在平原和恩县交界的森罗殿内扎营,在此与清军发生激战,称为 “森罗殿之战”。这是山东义和团初兴时,与清军的一次正面冲突,影响较

  • 隆头镇

    即今湖南龙山县南一百三十里隆头镇,接保靖县界。清置隆头巡司。在湖南省龙山县南部、洗车河与酉水汇合处。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8000,多为土家族。镇人民政府驻隆头,人口1500。以其坐落的山嘴,突起于两

  • 青华洞

    即今云南祥云县南八里青华洞。在青华山下。见 《方舆纪要》 卷117云南县。

  • 多尔树

    在今西藏类乌齐县北,为藏北三十九族中之二族。清《西藏图考》卷5:上多尔树、下多尔树族“百长一员,住牧年绒地方”。位居类乌齐之北者为上多尔树族,西北者为下多尔树族。

  • 升原县

    北魏永安中置,属建平郡。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境。北齐废。

  • 新陂墟

    ①即今江西于都县西南三十六里新陂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雩都县西南有新陂墟。②即今广东兴宁县西五里新陂镇。明嘉靖 《兴宁县志》 卷2: “五里曰新陂。”

  • 玉带桥

    在今四川安岳县北四十里通贤镇姚市河上。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玉带桥“在治北四十里。即国清寺桥。乾隆五年重修,上竖以亭,为四达要路。嘉庆五年为贼所焚,十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