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山八大处

西山八大处

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北部西山东麓翠微、平坡、卢师山之间。八大处指分布在三山间的八座寺庙,即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王堂、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八大处即此八座寺庙的总称。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东北部,西山余脉翠微山、平坡山、卢师山中。系分别建于隋唐至清康熙、乾隆年间的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王堂(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等八座古刹的总称。八座寺庙错综分布在山下、山麓、山腰及山顶上,旧有八刹之称。以位于翠微山东麓的第二处灵光寺最有名。寺始建于唐,初名龙泉寺,明成化年间再次重修改今名。寺前原有辽招仙塔。寺、塔均毁于八国联军入侵。1958—1964年在原塔基东北重建一座51米高的密檐式砖塔,供奉从残留塔基中发现的一颗释迦牟尼佛牙,故名佛牙舍利塔。其他寺院亦各有特色。群峰叠嶂,古木参天,气势磅礴。是京西庞大的森林公园。


猜你喜欢

  • 高家堡

    ①即今陕西神木县西南一百里高家堡镇。《清一统志·榆林府二》: 高家堡 “地名飞鸦川。明正统四年巡抚陈镒建,成化中增修。城在平川,周三里有奇,边垣长四十二里,今有都司驻守”。1948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神

  • 王羲之墓

    在今浙江嵊州市东南五十里金庭乡瀑布山。王羲之(321—379, 一作303—361)字逸少。琅玡会稽(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辞官后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 巨陵亭

    即大陵。在今河南临颍县东北十二里巨陵乡。《水经·潩水注》:宣梁陂水“东南入许昌县,径巨陵城北,郑地也。……京相璠曰:‘颍川临颍县东北二十五里有故巨陵亭,古大陵也”’。

  • 南和县

    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南和县。东汉属巨鹿郡。三国魏属广平郡。西晋废入任县。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复置。永安中于县置北广平郡,北齐郡废。北周于县置南和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属襄国郡。唐武

  • 溪

    即今湖南益阳市西南志溪河。 《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溪 “在益阳县西南五十里。 《名胜志》:溪多滩, 惟通小舟。 由锡山经石笋, 皆至险处。《县志》: 

  • 瓜漏河

    在今山东章丘市北。《方舆纪要》卷31章丘县:“瓜漏河在县(章丘县旧治)西南七里。源出西南百里山峪中,东北至明社庄之石崖,泊然而止,土人名其处为渗水湾。夏秋积雨,群峪之水来汇,溢至城南五里,会于淯河。既

  • 鹿门山

    又名苏岭山。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清一统志·襄阳府一》 引 《襄阳记》: “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也。” 《新唐书·孟浩然传》:

  • 峨山

    ①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峨山乡。清属兰山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兰山县(今临沂市) 西南有峨山。②在今贵州岑巩县南三里。《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 峨山 “其山崒嵂而嵬峨,登陟颇

  • 无棣河

    在今河北沧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沧州清池县:“西南五十七里有无棣河,东南十五里有阳通河, 皆开元十六年开。”

  • 尸乡

    即西亳。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史记·田儋列传》:“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雒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遂自刭。”即此。《汉书·地理志》 河南郡偃师县:“尸乡,殷汤所都。”《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尹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