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吉县

西吉县

1942年析海原、固原、隆德三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穆家营(今宁夏西吉县)。以当地回族中最大教派哲赫忍耶活动中心“西吉滩”为名。1958年改属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西邻甘肃省,葫芦河斜贯。属固原市。面积 4346 平方千米。人口45.7万。回族占52%。辖2镇、24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以境内席芨滩衍化得名。1941年析海原、固原、隆德、静宁、庄浪五县地于穆家营(今城关镇)置西吉县,属甘肃省陇东行政区。1950年属甘肃省平凉专区,1953年属西海固回族自治区,1955年属固原回族自治州。1958年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专区,1970年属固原地区,2001年属固原市。地处宁南黄土丘陵西南部。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过渡气候。主产小麦、豌豆、马铃薯。盛产胡麻。产良种毛驴。特产吉彩鲫与白豌豆。工业有食品、建材、机械等。309国道、中静公路经此。古迹有战国秦长城和禅佛寺石窟等。


猜你喜欢

  • 湖阳县

    一作胡阳县。秦置,西汉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南六十六里湖阳镇。西晋废。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498) 复置,为西淮安郡治。北周为升平郡治。隋开皇初为湖州治。大业初属舂陵郡。唐属唐州。金贞祐元年 (

  • 王佺堡

    亦作王景堡。明置,属宁夏左屯卫。即今宁夏永宁县西南旺全村。

  • 沔渡水

    即今湖南炎陵县东之沔水。《方舆纪要》卷80酃县“云秋水”条下:“又沔渡江,在县西南(按,应为县东)。源出万阳山,流入茶陵州境,谓之洮江。亦合洣水。”

  • 巴阳水驿

    在今四川云阳县西。明嘉靖《云阳县志》卷上:巴阳水驿在“县西五十里”。《清一统志·夔州府二》:巴阳驿“在云阳西六十里。一名小彭驿。以彭溪为名”。

  • 吉宁砦

    宋置,属灌阳县。在今广西灌阳县西南八十里。

  • 闽中

    旧时为福州府别称。《舆地纪胜》 卷128福州 《景物上》: 闽中,“南丰 《道山亭记》,福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明陈鸣树著 《闽中考》,所考皆福州府境内山川、古迹。(1)地区名。在福建省中部。泛指

  • 深沪

    即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深户镇。《清一统志·泉州府》 “洛阳巡司” 条: “ 《旧志》,深沪司在(晋江) 县南八十里。元置于县南五十五里二十部港边。明洪武二十年移此。有城周一百五十丈,二门。”

  • 北口铺

    明置,属永宁州。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北口乡。《清一统志·安顺府》 “新铺”条下:又有“北口铺”等,旧皆戍守外。

  • 二郎山

    ①在今四川泸定县东,与天全县交界。历为川、藏路所经之地。海拔3040米。民国刘赞廷《泸定县志》:“本县北由马鞍山绵亘南伸向二郎山至飞越岭。”②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安定镇南。《方舆纪要》卷57安定县:二郎山

  • 铁石山

    ①在今福建清流县东南铁石。明嘉靖 《清流县志》 卷2: 铁石山 “在县东南梦溪里,山高多石,坚黑如铁,又此山产铁,因名”。②即今四川冕宁县东南泸沽镇东矿头山。《华阳国志·蜀志》: 台登县 “山有砮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