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裴家潭

裴家潭

在今河南浚县西,与长丰泊相近。《宋史·河渠志一》: 天禧四年 (1020),李垂言疏河利害: “臣请自卫州东界曹公所开运渠东五里,河北岸凸处,就岸实土坚引之,正北稍东十三里,破伯禹古堤,注裴家潭,径牧马陂。”


猜你喜欢

  • 承德市

    1948年11月革命根据地由承德县城区析置,属热河省。治所即今河北承德市。1955年改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面积3.95万平方千米(市辖区715平方千米)。人口359万(市辖

  • 聂拉木

    一名尼牙拉木宗城。即今西藏聂拉木县。为尼泊尔与后藏间往来要路,亦尼泊尔入藏之第一镇。清松筠 《西招纪行诗》 注: 定日汛岔路有三,“一西行二日即抵聂拉木边隘”。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 廓尔喀由此侵

  • 柏枧山

    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南七十里,接宁国县界。《方舆纪要》 卷28宣城县: 柏枧山在 “府东南七十里,与宁国县接境。山之阳,即文脊山也。谿谷邃深,峰崖回曲,飞流界道,跨岫为梁”。《江南通志·山川六》: “昔山

  • 宣水支线

    从河北宣化县经水磨房,至烟筒山铁矿区。长9.1公里。为京绥铁路 (今京包路) 支线。1918年建成。1922年被拆除。

  • 大目降

    又作大穆降。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化镇。原为高山族平埔人村社。郑成功治台时设新化里。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设大目降汛,置千总驻守。嘉庆十二年(1807)称大目降街。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新化街。

  • 苦竹隘

    亦作苦竹寨。南宋置,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关西第二道关隘上。《元史·宪宗纪》: 八年(1258) 十月,“帝驻跸剑门。戊子,攻苦竹隘”,即此。《方舆纪要》 卷68剑州: 苦竹隘,“ 《志》 云:在小剑

  • 阳池城

    战国魏地。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原武镇。《元和志》卷8引《竹书纪年》:“惠王十五年,遣将龙贾筑阳池以备秦。”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原武县于此。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原武镇。战国魏惠王十五年(前355年)遣

  • 宋昌县

    ①南朝宋末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境。南齐废。②唐武德五年(622)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贞观元年(627)废。

  • 平西驿

    在今福建上杭县东北旧县。《方舆纪要》卷98上杭县:平西驿在“县东三十余里。成化六年置”。

  • 大岳

    即武当山。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9均州:武当山“明永乐中赐名大岳太和山。建太和、南岩、紫霄、五龙、玉虚等宫观。又于天柱峰顶建真武神殿,备极宏丽。嘉靖中又赐名元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