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葭芦城

葭芦城

亦作茄芦城,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白龙江东岸。三国时,魏邓艾与蜀姜维相持于此,置葭芦戍,亦曰葭芦城。《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二十年 (443),杨文德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屯葭芦城”。《宋书· 氐胡传》: 泰始二年 (466),“ (杨)元和从弟僧嗣,复自立,还戍茄芦,以为宁朔将军、仇池太守。…… (顺帝升明元年),虏破茄芦”。即此。西魏置葭芦县。


在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白龙江东岸。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杨文德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进戍葭芦城,即此。后建葭芦县。


猜你喜欢

  • 沙井县

    元置,为沙井总管府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红格尔苏木(希拉莫仁庙)西南古城。明初废。

  • 哈密县

    1913年改哈密厅置,属新疆迪化道。治所即今新疆哈密市。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2: 哈密,“回语,哈勒密勒之转音。合勒,瞭望之谓; 密勒,墩台也。地有瞭台,故名”。一说哈密二字的原意为 “太阳伯”

  • 乾元寺

    北魏时建。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东山巅。为唐代龙门十寺之一。唐白居易有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 诗。明嘉靖三十九年 (1560),僧人道连迁于今伊川县草店村西北山麓下。1944年洛阳沦陷时,因日军

  • 兰津桥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6景东府引《滇纪》云:“旧在府西南,跨澜沧江上。后汉永平初所建。明朝永乐初修,高广千仞,两岸峭壁林立,飞泉急峡,复磴危峰,森罗上下,熔铁为柱,以铁索系南北

  • 莲芍县

    即莲勺县。故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来化镇村。《水经·渭水注》: 白渠 “又东南径居陵城北,莲芍城南”。

  • 新接堡

    明置,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三十里,滨临黄河。

  • 沈水

    在今辽宁沈阳市南四里。古名小沈水。源出沈阳城东关观音阁涌泉,东南流入浑河。《清一统志·奉天府一》:沈水“在承德县南四里。俗名五里河。自东关观音阁东泉眼发源,流入浑河。旧名小沈河。辽、金沈州,元沈阳路,

  • 献县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献州置,属河间府。治所即今河北献县。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南部。属沧州市。面积1191平方千米。人口56.6万。辖4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乐

  • 班禅六世塔

    即清净化城塔。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11号。是清乾隆四十七年 (1782) 为西藏班禅六世修建的衣冠塔。

  • 万岁宫

    西汉武帝时筑,故址在今山西万荣县荣河镇北。《汉书·宣帝纪》:西汉神爵元年(前61),“幸万岁宫,神爵翔集”。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