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外蒙古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二十四旗,会盟于齐齐尔里克,故名。
清代通称纵贯今山东省境内从临清市至枣庄市台儿庄东黄林庄止的大运河为山东运河。(1)清代通称纵贯今山东省境内、从临清市至枣庄市台儿庄东黄林庄止的大运河为山东运河。参见“会通河”。(2)即“鲁运河”。
1933年1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连城县改名,治连城县城 (今福建连城县)。为纪念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兼中共连城县委书记李明光烈士而命名。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国民党政府复名连城县。旧县名。中央苏区
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东汉为代郡治,东汉末废。晋复置。北魏为高柳郡治。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后废。古县名。西汉以高柳邑置,治今山西省阳高县。为代郡西部都尉治。东汉为代郡治,东汉末省。北
亦作麻通。明洪武六年 (1373) 置,即今四川白玉县。清宣统元年 (1909) 改流设白玉州。1913年改为白玉县。
西汉置,属北海郡。当在今山东东境。东汉省。西汉元帝封胶东顷王子歙置。治所无考,汉属北海郡,当在今山东省潍坊市北部地区。东汉废。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分京东路西部置,治所在兖州 (今山东兖州市),后移治应天府(宋景德时升宋州为府,在今河南商丘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安、平阴、阳谷及河南范县以南,山东东明、河南宁陵、柘城以
即今湖南凤凰县东北五十六里竿子坪乡。古名筸子坪。明初设筸子坪洞元帅府于此。永乐三年(1405) 改置筸子坪长官司。集镇名。在湖南省凤凰县北部、万溶江畔。竿子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200。俗称竹子寨,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元和志》 卷31导江县: 楗尾堰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累而壅水。汉成帝时,瓠子河决,王延塞之,用此法也,
①唐武德六年(623)改东会州置,治所在宜芳县(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元和志》卷14岚州:“因州西岢岚山为名。”辖境相当今山西岢岚、兴县、岚县、静乐等县地。天宝元年(742)改为楼烦郡,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