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市
①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西南。《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二年 (937),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举魏州反,“遣兵渡河焚草市”。胡三省注: “时天下兵争,凡居民在城外,率居草屋以成市里,以其价廉功省,猝遇兵火,不至甚伤财以害其生也。此草市在滑州城外。”
②即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城) 东四里草市镇。《清一统志·荆州府二》: 草市 “在江陵县东镇流门外”。
③即今湖南衡东县东南六十二里草市镇。旧属衡山县,明、清置巡司于此。
①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西南。《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二年 (937),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举魏州反,“遣兵渡河焚草市”。胡三省注: “时天下兵争,凡居民在城外,率居草屋以成市里,以其价廉功省,猝遇兵火,不至甚伤财以害其生也。此草市在滑州城外。”
②即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城) 东四里草市镇。《清一统志·荆州府二》: 草市 “在江陵县东镇流门外”。
③即今湖南衡东县东南六十二里草市镇。旧属衡山县,明、清置巡司于此。
①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里。《汉书·武帝纪》: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武帝 “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②春秋楚附庸桐国地。在今安徽桐城县北。《汉书· 朱邑传》: “少时为舒
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降蒙化府置蒙化直隶厅,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13年废厅改县。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蒙化府置,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直属云南省。19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建安十七年 (212),“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即此。《寰宇记》 卷144长寿县: 青泥池 “即三国时乐进与关公相拒之所。 亦曰8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即翼针县城。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较场乡南叠溪古城。《旧唐书·地理志》:“隋改为翼针县,治七顷城。”
唐置,即今陕西眉县东横渠镇。
在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上清寺附近。抗日战争期间为张治中公馆,因园内有两株桂树而得名。1945年8月,毛泽东来重庆与蒋介石会谈,张治中一家迁往他处,供毛泽东使用。是毛泽东同国民党代表谈判之所。19
在今广西象州县南。《方舆纪要》卷109象州:三里塘“在州南。方广三里,灌南乡诸田”。
①即今江苏扬中市南八桥镇。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扬中县有“八字桥镇”。②又名镇八士桥。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八士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图:东北有八字桥。
在今湖南临湘市北。《清一统志·岳州府一》:沅潭“青山、铁炉、聂家市诸水会此,出黄盖湖”。其西有源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