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山镇
北宋置,属伏虞县。在今四川营山县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4营山县:“《志》云,三十里有良山镇。县址为兴福寺。”
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南部。面积172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屋下,人口4.6万。因境内良山得名。1949年属洋津区。1958年设良山公社,1984年改设镇。产稻、油菜籽。江西新余钢铁总公司所属钢厂和良山铁矿设此,多乡镇企业。为新周铁路支线终点,新吉公路经此。
北宋置,属伏虞县。在今四川营山县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4营山县:“《志》云,三十里有良山镇。县址为兴福寺。”
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南部。面积172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屋下,人口4.6万。因境内良山得名。1949年属洋津区。1958年设良山公社,1984年改设镇。产稻、油菜籽。江西新余钢铁总公司所属钢厂和良山铁矿设此,多乡镇企业。为新周铁路支线终点,新吉公路经此。
即今河南汝南县北二十六里金铺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 (1865) 七月,赖汶光 “掠汝阳之金乡堡、祖师庙”。
明正统二年 (1437) 置,属延绥镇。即今陕西定边县。清雍正九年 (1731) 改置定边县。
在今福建漳浦县西南三十里盘陀岭上。《清一统志·漳州府》 引 《府志》: 蒲葵关 “即盘陀岭,汉时南越故关也。汉元鼎五年击南越,东越王余善以兵从至揭阳,心持两端。汉破番禺,引兵还击之,破此关而入”。
在今广西柳城县东北。明置巡司于此。
亦作罗刹国。指沙皇俄国,为俄罗斯译名之讹。清康熙初张缙 《宁古塔山水记》: “逻车一种,近为边患。其国与西洋相邻,碧眼黄发,善用火枪,酣战不用衣甲,去此二三万里。其来也由海船,入黑筯、鱼皮部落,掠其貂
①唐贞观四年 (630) 置,治所在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附近)。辖境约当今云南水富、盐津、大关等县地。八年 (634) 改贤州,旋废。②即今江苏南通市。因直隶顺天府有通州 (今北京市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清光绪间为台北府所在地。王诗琅、王国藩主修 《台北市志》 称: 艋舺译自番语,意即独木小舟。在今台湾省台北市西龙山、双园一带(今属万华区),地濒淡水河。为早期先民系船处。俗呼独木舟为
即今湖北京山县东曹武镇。《舆地纪胜》卷84郢州: 曹武市 “在京山县东四十五里。旧传魏武征孙权过此”。
在今陕西彬县西南。《元和志》卷3新平县:“北魏于今县西南十里陈阳原上置白土县。”
①南朝梁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北周属漳川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昭丘县。②隋开皇十三年(593)改柔刚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元和志》卷33安居县:“因水为名。”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