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勒噶珊
亦作呼拉。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南岸锡卡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有 “呼拉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混同江南岸,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 “胡勒”。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北京条约》 被俄割占。
亦作呼拉。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南岸锡卡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有 “呼拉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混同江南岸,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 “胡勒”。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北京条约》 被俄割占。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舆地纪胜》卷80随州:凤见关“离应山县一百二十里。俗传曾有凤凰现于关下”。
北魏孝明帝于南由谷口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香泉镇。西魏大统四年 (538) 废为镇。北周大象二年 (580) 复置,属安夷郡。移治今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隋属扶风郡。唐武德
即今广东花都市西北国泰村,北接清远市界。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69墟市: 花县有 “国泰墟”。
在今广东顺德市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顺德县“冲鹤堡”条:“古楼堡在县西南八里。”
元至元四年(1267)改开元路置,治所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辖境西起今辽宁开原、吉林四平及松花江流域,北抵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口,南及今朝鲜东北部地区,东至于海。二十三年(1286)
唐置,属伊州。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七克台镇。唐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北七克台附近。属西州。
①一名大嵛山。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大嵛山。《清一统志·福宁府》: 嵛山 “在霞浦县东南海中。山高而中坳,形似钵盂,旧名盂山。中有三十六澳,地肥饶,居民稠密。明洪武间,周德兴以其孤悬海中,尽徙其民于内地,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置武平镇,属长汀县。即今福建武平县。五代王闽改置武平场。明嘉靖 《汀州志府》 卷1邑名: 武平县 “以其地坦夷,而人上武,故以名县 (镇)”。(1)古镇名。唐开元二十四年(
一名吾儿峪。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太行山口。《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吴儿峪在“县东二十八里。又东北接河南涉县。亦曰吾儿峪,太行山口也”。即“吾儿谷”。
在今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建。为罗马式教堂建筑,名圣依纳爵堂。坐西朝东。前有钟楼二座,高达50余米。在进深70米的大堂内有祭台十九座,可容二千五百人。为上海最大的天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