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目江
即今四川峨眉山市南之临江河。《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罗目江 “出峨眉山麓,右溪自小天池以东,左溪自黄茅平以北,直罗目县治之上五里。水石之胜,怪怪奇奇,自是合二溪之委是为江”。《方舆纪要》 卷72峨眉县: 罗目江 “在县西。出峨眉山麓,右溪自小天池以东,左溪自黄茅平以北,至罗目废县,合二溪之委为江,水石甚奇险,下流入于阳江”。
即今四川峨眉山市南之临江河。《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罗目江 “出峨眉山麓,右溪自小天池以东,左溪自黄茅平以北,直罗目县治之上五里。水石之胜,怪怪奇奇,自是合二溪之委是为江”。《方舆纪要》 卷72峨眉县: 罗目江 “在县西。出峨眉山麓,右溪自小天池以东,左溪自黄茅平以北,至罗目废县,合二溪之委为江,水石甚奇险,下流入于阳江”。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4钦州“钦江”条:“又州东南百余里有防城江。”《清一统志·廉州府》:防城江“在钦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源出十万山,南流由渔洲港入海”。
清末分玉树土司置,为玉树四土司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治多县北境,通天河南。民国周希武 《玉树调查记》 卷上: “将赛百户驻通天河南登俄陇水之上游,西北距戎模二日程。”
唐武德三年 (620) 杜伏威置,治所在义兴县 (今江苏宜兴市)。以金鹅山为名。七年 (624) 改为南兴州。
在今天津市区及宝坻、宁河县境。清同治《续天津县志》卷7: “天津有七十二沽之名,实只二十一沽。曰丁字沽、西沽、东沽、三汊沽、小直沽、大直沽、贾家沽、邢家沽、咸水沽、葛沽、元沽、草头沽、桃源沽、盘沽、四
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元史·木华黎传》:元太祖时,“进攻北京,金守将银青率众二十万拒花道逆战,败之,斩首八万余级”。即此。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南古山林附近。《元史·木华黎传》:成吉思汗十年(121
在今安徽天长市东南官桥街。旧属江都县, 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清一统志·腾越直隶厅》: 南牙山 “在南甸司西一百八十里。延袤一百余里。树木阴翳,官道经之。上有石梯,夷人据以为险。又有清泉,下流入南牙江。正统间,王骥再征麓川,遣别将陈用仪开是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巴水入江处。《水经·江水注》:巴水“南流注于江,谓之巴口”。《梁书·武帝纪》:南齐永元三年(501),萧衍围郢城,东昏侯遣吴子阳救郢州,“进据巴口”,即此。
唐贞观二年(628)以细封步赖部落置,为羁縻府,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附近。后地入吐蕃。
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四十里。《方舆纪要》卷54淳化县: 金源堡 “堡立泾水中,四面斗绝,上有洞窟数十,盖昔人避乱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