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洲
一名海陵山。即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寰宇记》 卷158恩州阳江县: 罗洲 “在海口,回环三百余里,在县西。《图经》 云: 海中有鱼形如鹿,每五月五日夜悉登岸,化为鹿,小于山鹿。此洲乃百姓鱼盐之地也”。《方舆纪要》 卷101阳江县: 海陵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大海中。……旧名罗洲,又名罗岛”。
(1)古岛屿名。见“海陵岛”。(2)洲名。即“芦洲(1)”。
一名海陵山。即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寰宇记》 卷158恩州阳江县: 罗洲 “在海口,回环三百余里,在县西。《图经》 云: 海中有鱼形如鹿,每五月五日夜悉登岸,化为鹿,小于山鹿。此洲乃百姓鱼盐之地也”。《方舆纪要》 卷101阳江县: 海陵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大海中。……旧名罗洲,又名罗岛”。
(1)古岛屿名。见“海陵岛”。(2)洲名。即“芦洲(1)”。
在今江苏无锡市东门苏家弄口。宋杨时讲学处,名黾山书院。元废为僧居,名东林庵。明万历间顾宪成、顾允成兄弟复为书院。天启年间党祸大兴,诏毁天下书院,东林实居其首,诛斥殆尽。崇祯初修复。清末改为东林学堂。
在今湖南石门县东南。为九澧之一。《清一统志·澧州一》: 道水 “东北流至州东入澧水”。
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水经·沔水注》:曾水 “导源 (武当) 县南武当山……发源山麓,径越山阴,东北流注于沔,谓之曾口”。
即今江西南昌县 (莲塘镇) 东北武溪街。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6: 武溪市 “距 (南昌) 城四十里”。
一作平与。战国楚邑。在今河南平舆县西北四十八里古城村。《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三年(前224),王翦击楚,“取陈以南至平舆”。即此。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二
驿站名。元置,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南。
即今山西平遥县东南彭坡头。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铁南县治此。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清一统志· 广州府》: 学士泉 “在番禺县北七里。明天顺中,学士黄练谪广州,品其水为岭南第一,因名”。泉水贮白磁碗中,醮墨滴入,黑沉而不散。
又作岭谿、林谿。即今西藏浪卡子县东南林区。“林”,藏语意为洲。清乾隆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东南林区。
汉西域国名。自单桓国分置,属西域都护府。国都在于类谷(今新疆呼图壁县境,一说在昌吉市南)。西域古国名。汉时王治于娄谷,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南呼图壁河河谷一带。属西域都护。三国以后,并属车师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