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峡
即绒辖。又作绒辖尔。即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清高宗实录》 卷1333载: “聂拉木、济咙、绒峡三处,均与巴勒布 (今尼泊尔) 连界。”
即绒辖。又作绒辖尔。即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清高宗实录》 卷1333载: “聂拉木、济咙、绒峡三处,均与巴勒布 (今尼泊尔) 连界。”
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六十里杀虎口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杀虎堡“嘉靖二十三年置,万历三年增修,周二里。分边二十里零。堡逼近寇巢。兔毛河直通塞外,川原平衍,便于长驱,往往由此入犯。隆庆五年设市场于此
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东古尔恰。清祁韵士《西陲要略》卷4:“图巴拉克塔木至古勒沙四十里。”
即今广东新会市西南之潭江。《明史·地理志》新会县:“西南有恩平江, 一名岘冈水。”
又作首水。即今陕西渭南市东沋河。源出渭南市南大谷,北流入渭。《水经·渭水注》: “首水南出倒虎山。” 即此。戴震改 “首” 作 “酋”。《长安志》 亦称酋谷水。
在今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东南淇潭湾。《清一统志 ·连州》: 淇潭堡巡司 “在阳山县西北淇潭堡”。在今广东省阳山县西北。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移青莲巡检司于此,改为淇潭堡巡检司。
亦作柯木柯木查克博木。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赫姆奇克河(清名克穆齐克河)注入叶尼塞河(清名华克穆河与贝克穆河合流后之河流)处。清雍正五年(1727)中俄《布连斯奇界约》(《恰克图界约》)划定中俄北部边界
唐置,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北白杨河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 “冯洛守捉又八十里有耶勒城守捉。”唐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西北白杨河附近。属安西都护府。后废。
又名零口。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零口村。《资治通监》:五代唐清泰元年(934),“(潞王)至灵口,前军执(王)思同以至”, 为杨思权所杀。《元丰九域志》卷3京兆府临潼县有“零口一镇”。
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乡。东汉废。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复置,为南巨鹿郡治,后改为南赵郡治。隋仁寿元年(601)改名象城县。
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八十里汤道河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迁安县图:东北有汤道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