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溪县
唐垂拱二年(686) 析于潜县置,属杭州。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七十六里城后村。《寰宇记》卷93: “邑有文山,水东南流为此溪。” 县以水得名。万岁通天元年 (696) 改为武隆县,同年复改紫溪。大历二年(767)废。
古县名。唐垂拱二年(686年)析於潜县置,治今浙江省临安市西南紫溪,属杭州。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改武隆县,寻复名紫溪县。大历三年(768年)废。
唐垂拱二年(686) 析于潜县置,属杭州。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七十六里城后村。《寰宇记》卷93: “邑有文山,水东南流为此溪。” 县以水得名。万岁通天元年 (696) 改为武隆县,同年复改紫溪。大历二年(767)废。
古县名。唐垂拱二年(686年)析於潜县置,治今浙江省临安市西南紫溪,属杭州。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改武隆县,寻复名紫溪县。大历三年(768年)废。
①在今江苏东海县西北,与山东临沐县交界处。《尚书·舜典》:“殛鲧于羽山。”《汉书·地理志》 东海郡祝其县:“《禹贡》羽山在南,鲧所殛。”《隋书·地理志》:朐山县有羽山。《元和志》卷11海州朐山县:羽山
在今广东高明市(高明镇)西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明县:古道径营“在县(治今明城镇)北,接高要县界”。
一名兰城守捉。即尼壤城。唐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民丰县北沙碛中。《新唐书·地理志》:于阗“东六百里有兰城镇”。
即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引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尹家卫镇“在咸宁县南五十里。嘉庆七年由霸桥镇移县丞驻此”。清同治元年(1862)陈德才、赖文光率西北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
①即今江苏如东县西马塘镇。1940年以后先后为苏中革命根据地如皋、如东县治。②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饶州鄱阳县:“东北四里有马塘,北六里有土湖, 皆刺史马植筑。”《明一统志》卷50
①清置,属广宁县。即今辽宁盘山县东北五十里高升镇。《清一统志· 锦州府二》: 高平堡“在广宁县东南九十里”。②北宋置,属怀德军。在今甘肃平凉市东二里。清于此置高平递运所。③明置,属宁夏后卫。在今宁夏盐
即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西汉为沃沮县治。《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灭卫氏朝鲜,“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
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北。《清一统志·廉州府》 “如洪江”条:“大寺江一名团良江,在州西北六十里。源出上思州羊岭。”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34:前秦伐凉军于西河,“俄而梁熙王统等, 自青石津,攻其将梁粲于河会城,陷之。苟苌济自石城津,与梁熙等会攻缠缩城”。即此。在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黄河上。东晋太元
即水阁凉亭。在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后。是拉萨著名园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