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青山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清一统志·龙安府一》: 箐青山 “在平武县东南六十里。重峰叠嶂,树木森郁。北通青川所。有南溪出此,流入白水”。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清一统志·龙安府一》: 箐青山 “在平武县东南六十里。重峰叠嶂,树木森郁。北通青川所。有南溪出此,流入白水”。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北七里胥浦镇。《宋史·高宗纪九》: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金人犯真州,步军司统制邵宏渊逆战于胥浦桥”,即此。
在今山西昔阳县西。《魏书·地形志》: 乐平县有沾岭。《水经·清漳水注》: “清漳出沾县故城东北,俗谓之沾山。”
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21宿州: 骞山 “以山有闵子骞墓而名。墓左有龙涴潭,灌田数千顷”。
北周改西兖州置,治所在左城县 (隋改济阴县,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六十里)。隋大业初改济阴郡。唐武德初复为曹州。天宝元年 (742) 又改为济阴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曹州。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
①即今福建宁化县西三十六里石碧。晋、唐时中原战乱,不少中原人士为躲避战乱来此,或又经此转徙其他地方,故石壁有客家祖地之称。②在今江西大余县东。《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大庾县:石壁“亦在城东一里。下临章
即今河北沽源县南三十里小河子乡。民国《察哈尔通志》卷13:沽源县第一区有小河子村。1925—1948年为沽源县治。
北宋崇宁五年(1106)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西吉县西北白城子乡上白城子。元废。
夏至战国的诸侯国。商、周甲骨、金文作曾,古文献作缯或鄫。《史记·夏本纪》: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 用国为姓, 故有……氏、 缯氏。” 商时为方国。甲骨 卜辞有 “王次
即傅家庄台。今辽宁台安县西南富家镇。《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高平堡 “在广宁县东南九十里。又平洋桥、傅家庄堡,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北宋宣和四年(1122)改陵井监置,治所在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舆地纪胜》卷150隆州:“诏以(张道)陵为高士之名, 当隐其称,乃改为仙井监。”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井研二县及双流县东南地。南宋隆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