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称多县

称多县

1938年析玉树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周均 (今青海称多县)。以称多部落为名。


在青海省北部、巴颜喀拉山南麓与通天河北岸之间,东南邻四川省。属玉树藏族自治州。面积1.38万平方千米。人口4.3万。辖4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周均。称多,藏语意为“万人聚会”。相传元朝时,帝师、大宝法王八思巴曾到此传经,当时聚集了约万名信徒,后许多信徒居留于此,并逐渐形成数族(部落),其中一族即取名称多,以示纪念,置县时因名。元属朵甘地域,隶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元帅府管辖。明洪武年间,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辖地。清雍正三年(1725年)后,属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管辖。民国初隶属青海办事长官和西宁镇总兵,旋改隶蒙番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1917年后归玉树理事辖。1931年属玉树县辖。1938年由玉树县析置称多县,治周均庄。1951年隶玉树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南高原中南部,巴颜喀拉山横贯境北,多山,间有滩地。通天河流经境南。属大陆性高原气候。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牧养藏系羊、牦牛、马。河谷地带兼营农业,农产青稞、马铃薯、豌豆、油菜籽等,并产猞猁、马熊、雪豹、水獭、白唇鹿、野牦牛、野驴、麝、白马鸡、盘羊、石羊、蓝马鸡以及冬虫夏草、雪莲、藏茵陈、党参、大黄、羌活等野生动植物。盛产裸鲤。工业有水电、机械修配、建材、畜产品加工等。有公路接青康公路。名胜古迹有竹节寺、拉布寺旧址、赛康岩画、角吾雪峰、兰达白塔。


猜你喜欢

  • 亦称斯、斯叟、斯榆、斯都。为古羌族的一支。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始阳镇。《史记· 西南夷列传》: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 分布于今四川雅安、汉源、西昌及以

  • 芝山岩

    俗称园山仔。在今台湾省台北市北,士林区东北。因附近多漳州籍移民,故取福建漳州名胜“芝山”为名。山顶有惠济宫,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为士林古庙之一。

  • 中岩

    ①在今四川富顺县西北马脑山。《舆地纪胜》卷167富顺监:中岩“在监之西北。唐咸通中,依岩镌大悲佛像。国初,僧自悟架屋三百楹,天圣丁丑赐名普觉院。藏两朝宸翰。康定二年,翰林李淑为之记”。《方舆纪要》卷7

  • 长湖

    ①即镜湖。又名鉴湖。东汉永和五年(140)由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修筑,在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北麓。周三百余里。唐以后逐渐淤浅,至南宋大部被围为田。《清一统志·绍兴府》:镜湖“在山阴县(今绍兴市)南三里。一

  • 小桥驿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月池乡南小桥。明正德《夔州府志》卷2巫山县:小桥铺在“县东八十里”。《清一统志·夔州府二》:小桥驿“明万历初改小桥公馆,置巴东马驿。本朝康熙中改名小桥驿,后罢为铺”。

  • 明溪驿

    北宋置,即今福建明溪县治明溪镇。《方舆纪要》 卷98归化县: “明溪驿在县西门外。宋元符中置驿,属清化县。明初因之。成化中属今县。”

  • 和托霍尔岭

    亦作和托和尔山。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布赫塔尔玛河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布克图尔玛河 “二源: 东源发自阿勒坦山梁; 西源发自和托霍尔岭,分西流百里汇为海尔库门河。又西北流五十里为布克图尔玛

  • 新漕渠

    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官河。《新唐书·地理志》 涟水县: “有新漕渠,南通淮,重拱四年开,以通海、沂、密等州。”

  • 太阴县

    唐上元二年(761)改华阴县置,属华州。治所即今陕西华阴市。宝应元年(762)复名华阴县。古县名。唐上元二年(761年)改华阴县置,治今陕西省华阴市。属太州。宝应元年(762年)复名华阴县。

  • 鲜卑山

    今兴安岭山脉北部。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东。鲜卑部族发源地。《后汉书·鲜卑传》: “鲜卑,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 《清一统志·科尔沁》: 鲜卑山 “在右翼中旗西三十里,蒙古名蒙格”。前人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