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秦安县

秦安县

金正隆二年 (1157) 置,属秦州。治所在纳甲城 (今甘肃秦安县)。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陕西卷下: 取 “秦州安定之义也”。明属巩昌府。清雍正七年 (1729) 改属秦州。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在甘肃省东南部、葫芦河流域。属天水市。面积1601.5平方千米。人口59.5万。辖3镇、19乡。县人民政府驻兴国镇。金正隆二年(1157年)置秦安县,治今兴国镇,属秦州。取“秦州安定”之意。明属巩昌府。清属秦州。1913年后先后属陇南道、渭川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属天水专区,1969年属天水地区,1985年属天水市。地处陇西黄土梁峁沟壑区。葫芦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境入渭河。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冬小麦、玉米、马铃薯,盛产桃、梨、苹果、花椒等。工业以建材、农机修造、化工、草编、毛纺、罐头食品加工为主。310国道、靖天公路经此。古迹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兴国寺大殿等。


猜你喜欢

  • 祁命簇长官司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北水晶乡(祁命)。《明史·四川土司传》:正统四年(1439),“松潘指挥赵得奏:祁命族番寇商巴作乱,官军捕擒之”。后废。祁,又作祈。明洪武十四年

  • 塔儿河卫

    明永乐、宣德年间 (1403—1435)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吉林镇赉县东南洮儿河流域。后废。约明永乐初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今吉林省洮儿河流域。后废。

  • 夏县

    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改北安邑县置,属河北郡。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元和志》 卷6夏县: “因夏禹所都为名。” 北周建德七年(578) 移治今夏县,为安邑郡治。隋大业初属河东郡。唐

  • 山江河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21清平县:山江河在“县(今炉山镇)东五十里。或云,源出香炉山”。

  • 泓上

    春秋吴地,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横山。《左传》: 哀公十三年 (前482),越伐吴,“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

  • 大洪山

    一名溳山。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一百二十里,接钟祥市及京山县界。《水经·溳水注》:溳水出大洪山,“山在随郡之西南、竟陵之东北,盘基所跨,广圆一百余里,峰曰悬钩,处平原众阜之中,为诸岭之秀。山下有石门,夹鄣

  • 龙场

    即今贵州贞丰县西北龙场镇。清有千总驻此。

  • 布林泉

    在今内蒙古卓资县东南水泉凹村附近。清为察哈尔右翼镶红旗驻地。

  • 连峰山

    即莲蓬山。在今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海拔153米。前滨渤海,北戴河潆其后,为游览胜地。《明一统志》卷5永平府:渝河“南流至连峰山入于海”。旧有联峰海市,为榆关胜景之一。

  • 乐山县

    ①南朝宋置,属乐昌郡。治所在今广东四会市北。隋大业初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乐阳县置,属缘州。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北附城乡古城。大业初属郁林郡。唐属横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③唐宝应元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