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科尔沁左翼后旗

科尔沁左翼后旗

清顺治七年 (1650) 置,为科尔沁六旗之一,属内蒙古哲里木盟。札萨克驻双和尔山 (一作济尔哈朗图,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吉尔嘎朗镇)。1914年划归奉天省。1929年属辽宁省。伪满时属兴安南省。1945年划归辽北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4年迁今治甘旗卡镇。1969年划归吉林省。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邻接吉林、辽宁两省。属通辽市。面积1148平方千米。人口39万。辖5镇、26苏木、3乡。旗人民政府驻甘旗卡镇。科尔沁系蒙古部族名,意为“带弓箭的人”。明末属嫩江科尔沁部。清顺治七年(1650年)置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驻双合山,雍正年间迁至吉尔嘎朗塔拉(今吉尔嘎朗镇)。咸丰年间以僧格林沁抗击英法联军有功,清廷赐给博多勒噶台(有智谋)亲王号,称科尔沁博多勒噶台亲王旗(简称博王旗),直属理藩院,受哲里木盟盟长监督,大事受盛京将军节制。1945年置兴安南地区行政公署,旗随属。1946年属哲里木省,同年改哲里木省为哲里木盟,随属盟。1947年属辽北省。1949年随盟自辽北省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同年科尔沁左翼前旗一部分划入。1955年旗人民政府由吉尔嘎朗镇迁驻甘旗卡镇。1969年划入吉林省,1979年复归内蒙古自治区。1999年属通辽市。地处内蒙古高原东缘、松辽平原西部,其北部为科尔沁沙地。西辽河流经东境。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玉米、稻、高粱、谷子、糜黍、大豆、甜菜、烟叶等,畜产牛、马、绵羊、山羊、驴、骡、骆驼、猪等,黄牛头数居全国之首。矿产有煤、石油、矽砂等。工业有乳品、皮毛、皮鞋、食品、医药、建材、化工、酿酒等。大郑铁路、304国道经此。名胜古迹有清双合尔庙、大青沟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渔沟镇

    亦作鱼沟镇。宋置,属宿迁县。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北渔沟镇。为往来通道。清有把总驻守。唐皇甫冉 《渔子沟寄赵员外裴补阙》 诗: “欲逐淮潮上,暂停渔子沟。” 即此。(1)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西部。面积98平

  • 长明沟水

    在今河南沁阳市东北。《水经·清水注》:长明沟水“有二源,北水上承河内野王县东北界沟,分枝津为长明沟,东径雍城南。……又东径修武县之吴亭北,东入吴陂”。

  • 照碧堂

    在今河南商丘县南。《明一统志》 卷27归德府: 照碧堂 “在府旧南城上。宋建南都,作于城上,以临南湖,故名”。

  • 三魁山

    在今浙江泰顺县东南三魁镇。《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三魁山在“县南六十里。有东山、西章、中龟三峰,谓之三魁”。

  • 白杵营

    在今贵州龙里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3龙里卫:白杵营“在卫东南。安邦彦犯会城,其党洪边土司宋万据龙里,官军不能进。别将杨愈懋等与贼战于江门白杵营,死之”。

  • 夏绥

    唐方镇名。贞元三年 (787) 置,治所在夏州 (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白城子)。领夏、绥、银三州。元和九年 (814) 增领宥州。中和二年 (882) 号定难军。唐方镇名。贞元三年(787年)置,治夏州(

  • 南济

    古济水之南支。即荥渎。《水经·济水注》将济水自古荥泽以下之南北二水道称为南济、北济。二水东流,分别流经阳武、封丘、济阳、冤朐、定陶等县之南北,合于古钜野泽。故道约在今河南郑州、原阳、封丘、兰考、山东东

  • 南公旗

    喀喇沁左翼旗的俗称。治所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公营子。

  • 神投海

    在今越南中部清化省峨山县东海域。《明史· 张辅传》: 永乐七年 (1409) 讨简定乱,“自黄江至神投海,会师清化”。十年 (1412),讨陈季扩,“八月击贼于神投海”。海域以山名。元黎崱 《安南志略

  • 坟台店

    即今河南叶县东南二十八里坟台镇。为舞阳、叶二县往来要地。《清一统志·南阳府二》 “临坟镇”条:“按:今有坟台店,在县东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