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社稷坛

社稷坛

明永乐十九年(1421)建,在今北京市中山公园内。为明、清帝王祭祀社(土地神)稷(五谷之神)祈祷丰年的场所。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请致祭。坛中央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也名江山石,象征江山永固。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北京市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轴线中心。原为辽、金兴国寺和元万寿兴国寺遗址。明、清时为帝王祭祀社(土地神)稷(五谷神)的场所。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修。分为两部:内墙有方坛,坛为由汉白玉砌成的三层方台,上层台面以南红、西白、北黑、东青、中黄五个方位铺五色土,象征五行。其北祭殿(现为中山堂)是皇帝休息或雨天行礼处。外墙有保卫和平坊、兰亭碑亭、荷池假山等。1914年以社稷坛为中心辟为中央公园,1928年改名中山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社 稷 坛


猜你喜欢

  • 三魁镇

    即今浙江泰顺县东南五十里三魁镇。《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三魁镇“在县南三魁山。洪武初置洋望巡司,属平阳县。二十四年改置三魁巡司,景泰三年改今属”。在浙江省泰顺县南部。面积64.8平方千米。人口2万。

  • 清川千户所

    即青川守御千户所。明洪武四年(1371) 置,治所即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

  • 石亭塘

    一作石亭市。即今湖南醴陵市西四十八里石亭乡。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醴陵县图:县西有石亭塘。

  • 水

    在今福建明溪县东。 《方舆纪要》 卷98归化县: 水在 “县东十里。 出滴水岩, 分流并注, 入于明溪”。

  • 章台 (臺)

    战国时筑,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西南隅。《史记· 楚世家》: 怀王三十年 (前299),楚王 “西至咸阳,朝章台”。又 《蔺相如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或谓章台,战国时诸侯宫

  • 埔尾堡

    即今福建云霄县南莆美镇。《方舆纪要》卷99漳浦县: 埔尾堡 “在县南,去云霄九里。初为土堡,后稍缘以山石。正德二年,山寇环攻,不能陷。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力攻旬余,竟败去。因更增拓,砌以砖石”。明置,在

  • 兴文新城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迁兴文县于建武城,世称“兴文新城”。

  • 齐难城

    在今陕西乾县西北齐南村。《寰宇记》卷31乾州永寿县:齐难故城“齐难即姚兴将名也,屯兵筑垒,在今永寿县西,其南、西、北三面,一如南豳之险”。

  • 弗违县

    十六国后燕改卢奴县置,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北魏复名卢奴县。古县名。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建都中山,改卢奴县置,治今河北省定州市。为中山尹治。北魏道武帝平后燕,复名卢奴县。

  • 桂林府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静江府置,后为广西布政使司治。治所在临桂县 (今广西桂林市)。清为广西省会。辖境相当今广西东北部永福、阳朔以北地区。1913年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静江路为府,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