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井
在今云南云龙县治石门镇。《清一统志·大理府》“诺邓盐井”条下:“又有石门井,在(云龙)州东北三十里。”
在今云南云龙县治石门镇。《清一统志·大理府》“诺邓盐井”条下:“又有石门井,在(云龙)州东北三十里。”
在今甘肃岷县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60岷州卫:冷落山,“盛夏阴晦即雨雪,因名。今有冷落山寨,为官军戍守处”。
①即今河北南皮县东南三十里董村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南皮县图: 东南有董村镇。②即今河南长葛市东董村乡。明嘉靖 《许州志》 卷1《村镇》: “董村镇,在 (长葛) 县东十五里。”(1)在山西
西晋太康五年(284)改安平国置,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冀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武邑、枣强、新河、南宫、广宗等县市地。北魏改为长乐郡。西晋太康五年(284年)改安平国置。治信都县(即今冀州市),辖
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五十里。《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 天祐十五年 (918),李存勗进军梁汴京,“次胡柳陂”。即此。在今河南省范县西南濮城西南。五代梁贞明四年(918年),晋王李存勗自濮州引兵向西,
即今湖南汉寿县西黄城港。南宋绍兴五年(1135) 尝移龙阳县治此。
唐置,属谅州羁縻州。治所在今越南谅山省谅山一带。后废。
即今吉林白山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帽儿山巡检移驻于此。1915年改为县佐。1960年于此设浑江市。1994年改为白山市。
即今四川通江县北空山乡。清道光 《通江县志》 卷2: “南山里十甲,由县东蒌峪溪至空山坝。”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此粉碎四川军阀三路围攻,取得极大胜利,史称 “空山战役”。
①在今福建永安市西九龙溪上。《方舆纪要》卷97永安县:九龙潭“在县西。即龙溪之滩也,曰长龙、曰安龙、曰伤龙、曰马龙、曰悟龙、曰五白龙、曰兴龙、曰暮龙、曰下长龙,乃溪水最险处。未至长龙,有铁石矶,从清流
在今安徽淮南市东。清光绪 《寿州志》卷3: 蔡城塘 “在州治东七十里蔡城乡。周二十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