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在今陕西山阳县西。《清一统志·商州》:桐峪 “在山阳县西二十里”。
即今山西陵川县西南附城镇。《清一统志·泽州府》 “路城镇”条下:“又附城镇,在县南四十里。”(1)在山西省陵川县西部。面积190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附城,人口 5400。唐武德元年设盖
古名邛水、邛崃水。即今四川荥经、天全二县境之荥经河,为青衣江西支流。《寰宇记》 卷77荣经县: 荣经水 “在县东一里,出严道县青山下,入县界”。《方舆纪要》 卷72荣经县: 荣经水 “在城东。荣水出大
即今四川雷波县西北九十里山棱冈乡。清道光二十年(1840)设普安右营于此。清光绪《雷波厅志》:城“高据山顶,控驭凉山, 田家湾、富主寨诸蛮,一望在目,乃筹边雄镇”。
明建,在今北京市故宫保和殿后。清 《日下旧闻考》 卷13: 乾清门“广宇五楹,中门三陛三出,各九级,前列金狮二。皇帝御门听政,……内阁面承谕旨於此”。
北宋置,属南皮县。在今河北南皮县境。
即舂陵水。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80常宁县: 焦源江 “源出蓝山县,北流入境,又东北会于湘水”。《清一统志·衡州府一》: 舂水 “在常宁县东。今名焦源河”。
在今山东宁津县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3宁津县: 青积务 “宋 (元) 置,金废”。
即今广西宁明县东南之思陵河。西北流注入明江。《方舆纪要》 卷 111 思陵州: 淰削水“在州治 (今思陵村) 南,流入思明府,入于明江”。
即今江西赣县北大湖洲。《方舆纪要》 卷87赣州府赣县: 湖洲 “在府北八十里。突起江中,周围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