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埠子镇
即今山东安丘县西南石埠子镇。西汉置灵门县于此。
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埠子村,人口 6000。因地处四周平坦,惟村北有一岩石裸露的小埠,故取名石埠子。1949年属诸城县。1965年划归安丘县,称石埠子公社。1984年置石埠子乡,1992年改置镇。2000年召忽镇并入。产小麦、玉米、甘薯、棉花、花生、黄烟和蔬菜等。林产以苹果、山楂为主。产玄武石、石灰石。有果品加工、农机修理、建筑材料等厂。安孔公路经此。
即今山东安丘县西南石埠子镇。西汉置灵门县于此。
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埠子村,人口 6000。因地处四周平坦,惟村北有一岩石裸露的小埠,故取名石埠子。1949年属诸城县。1965年划归安丘县,称石埠子公社。1984年置石埠子乡,1992年改置镇。2000年召忽镇并入。产小麦、玉米、甘薯、棉花、花生、黄烟和蔬菜等。林产以苹果、山楂为主。产玄武石、石灰石。有果品加工、农机修理、建筑材料等厂。安孔公路经此。
在今河北河间市南七里。《旧唐书·窦建德传》:大业十三年(617),“隋遣右翊卫将军薛世雄率兵三万来讨之,至河间城南,营于七里井”。即此。在今河北省河间市界。《资治通鉴》:隋大业十三年(617年),炀帝
在今湖南邵阳县 (塘渡口镇) 东六十六里郦家坪乡。清道光 《宝庆府志》 卷50 《疆里图》: 邵阳县 (今邵阳市) 东南开化都有郦家坪。
唐天宝元年(742)改安固县置,属咸安郡。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三十三里安固乡群力村。乾元初属蓬州。贞元元年(785)移治营山歇马馆,宝历元年(825)废入蓬池县, 大中中复置。北宋熙宁五年(1072
亦名湖滩。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六十里长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 “又东径壤塗而历和滩”。
元置。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二里。明改为和丰驿。
北魏太和十三年 (489) 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北齐省。《水经·淇水注》:“清河又东北径陵乡西。应劭曰: 东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乡故县也。后汉封太仆梁松为侯国,故世谓之梁侯城,遂立侯城县
1934年建,在今四川重庆市中区东北部。以民主革命著名人士杨沧白(巴县人)而命名。1946年1月,国民党政府在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压力下,被迫召开了有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开会期间
即天津关。亦名大口。在北京市门头沟西北八十里。
又作维摩部。宋大理置,属最宁府。在大维摩山上 (今云南砚山县东部)。元改维摩州。
即今台湾省高雄市北楠梓区。清康熙间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2: 凤山县有 “楠仔坑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