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真阳县

真阳县

①北魏永安三年 (530) 置,属郢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东魏天平四年 (537) 属义阳郡。北齐废。

②南朝宋初改慎阳县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大明后又为慎阳县。北魏皇兴中复为真阳县。隋开皇十一年 (591) 废。十六年(596) 置真丘县,大业初改为真阳县,属汝南郡。唐武德四年 (621) 属豫州。载初元年 (689) 改为淮阳县,神龙三年 (707) 复为真阳县。宝应元年 (762)属蔡州。蒙古至元三年 (1266) 省入息州。后复置。明洪武四年 (1371) 省入汝阳县。弘治十八年(1505) 复置,移治今正阳县,属汝宁府。清雍正二年 (1723) 改为正阳县。

③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左阳县置,属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里。大业三年 (607)改为土山县。

④北宋乾兴元年 (1022) 改浈阳县置,为英州治。治所即今广东英德市。南宋庆元元年 (1995) 为英德府治。元至大初废。


古县名。(1)南朝宋改慎阳县置,治今河南省正阳县北。北齐废。隋大业初改真丘县复置。属汝南郡。唐载初元年(689年)改名淮阳县,神龙初复名真阳县。金属息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寻复置。明洪武四年(1371年)废,弘治十八年(1505年)复置,移治今正阳县,属汝宁府。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正阳县。(2)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以浈阳县改名,治今广东省英德市。北宋历为英州、真阳郡治,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为英德府治,元为英德州治。元至大初废入英德州。


猜你喜欢

  • 隆坊镇

    清置,属中部县。即今陕西黄陵县西北隆坊镇。在陕西省黄陵县东北部。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隆坊街,人口940。北周天和七年(572年)唐高祖李渊之父作牧鄜州于此置马坊,武德二年(6

  • 阿拉善旗

    1949年改阿拉善额鲁特旗置,属宁夏省。治所在定远营(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驻地巴彦浩特镇)。1952年改为阿拉善旗自治区。1954年划归甘肃省。1955年改为阿拉善旗自治县, 1956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 边坝

    亦名班巴、宾巴、冰坝。在今西藏边坝县东南。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边坝即达隆宗,又名宾巴。”“边坝”,藏语意为吉祥、光辉。1960年与沙丁宗、杰顿谿合并设边坝县,后迁驻东马同。

  • 博兴州

    元初升博兴县置,属益都路。治所即今山东博兴县。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县地。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县。元初升博兴县置,治今山东省博兴县。辖境相当今博兴县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 大井墟

    即今广东高州市北大井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县治“五十里大井墟”。

  • 蓝溪

    ①姚江支流。即今浙江余姚市东南干溪。源于四明山北麓,北经陆埠镇入姚江。《方舆纪要》 卷92慈溪县: 蓝溪,“ 《志》 云: 余姚县大兰山以东三十六岙之水及杨溪水,皆流汇于蓝溪,东北注于前江”。②即今福

  • 西宁镇

    亦作西安镇。在今江苏靖江市西,接泰兴市界。《清一统志·常州府二》“新丰镇”条下:“又有西善镇,在(靖江)县西四十五里。旧名镇海市,距通州泰兴新市五里。民居稠密,百货骈集,为邑巨镇。”(1)镇名。在四川

  • 玉虚观

    在今湖北兴山县东。《清一统志·宜昌府》:玉虚观“在兴山县东香溪侧。唐天宝中建,有明皇御赐题额”。

  • 茫施路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于茫施蛮地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潞西县治芒市镇。辖境约当今云南潞西县地。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潞西市。属云南行省。

  • 满沟

    又名甜草冈。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1938年肇东县移治于此,改名肇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