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省溪

省溪

即今贵州江口县北太平河。南入铜仁江。《明史·地理志》 铜仁府省溪司: “西有逻江, 即省溪。产金。”


猜你喜欢

  • 韩江抗日根据地

    1937年后由韩江纵队建立的抗日游击区。范围包括广东潮安、澄海、饶平、潮阳、普宁、揭阳、丰顺等县和惠来县南山山区。以大南山、大北山、凤凰山等为中心。先后组建过青年救亡同志会 (后改称青年抗敌同志会)、

  • 三渡关

    在今贵州遵义县(南白镇)东北三渡乡。《明一统志》卷72播州宣慰司:三渡关“在宣慰司(今遵义市)东八十里”。《方舆纪要》卷70遵义府遵义县:三度关“有上度、中度、下度三关。(明)万历中,贵州帅李应祥讨杨

  • 龙蛟江

    即今一泡江。在云南大姚县西,北流入金沙江。《方舆纪要》卷116大姚县:龙蛟江在“县西北百二十里。源出铁索箐,合姚州连场、香水二河,东北注于金沙江。俗名苴泡江,音讹也。水产金”。

  • 冲口水

    亦名涌口水。在今广东陆丰县东。《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冲口水“在县东北九十里。源出黄坭坑,东合蛟溪诸水,至南沙渡入于海”。

  • 下八义

    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八美镇。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下八义土百户。后废。

  • 大山

    ①一名马谷山。在今山东无棣县北大山庄附近。《清一统志·武定府》:马谷山“一名大山。《齐乘》有大山在无棣县东北八十里。《山东通志》:山西南半麓有洞,广二丈余,深不可测。相传古有龙马从此出,故以为名”。②

  • 若邪山

    一作若耶山。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南四十四里化山。越王勾践曾移葬其先君夫镡冢于此。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分道击东越,一军出若邪。《三国志·吴书·刘繇传》 裴注: “山阴县民去治数十里有若邪中在山谷间。

  • 石塘堡

    在今广东仁化县西石塘镇。《清一统志·韶州府》 “繁华堡”条:“石塘堡在县西四十里。”清置,即今广东省仁化县西石塘镇。

  • 长塘堰

    在今浙江鄞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鄞县:长塘堰“在府西南二十五里。一名百丈堰,江河夹流其下”。

  • 安岳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普州置,治所在安岳县(今四川安岳县北铁门山)。辖境相当今四川安乐、乐至二县及遂宁市、潼南县部分地。乾元元年(758)复改为普州。唐天宝初改普州置,治安岳县(今属四川)。属剑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