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盐源县

盐源县

清雍正六年 (1728) 改盐井卫置,属宁远府。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民国初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1年县治迁盐井乡 (即今盐源县)。1955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西南缘,西与云南省接壤。属凉山彝族自治州。面积 8376.4 平方千米。人口32.6万。辖8镇、25乡(含1蒙古族乡)。县人民政府驻盐井镇。西汉置定筰县,治今址,属越嶲郡。南朝齐后废。北周置定笮镇。唐武德二年(619年)以镇置昆明县,属嶲州。咸通后为南诏国昆明城,设香城郡。宋时大理国置如库部和贺头甸,属善巨郡。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盐井管民千户;十五年置金州,旋改为金县;十七年改置闰盐州;二十七年置闰盐县,立柏兴府,为府治。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降府为州,废闰盐县入之;二十六年废州,置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废卫,改置盐源县,以境内产盐,故名。属宁远府。1913年属上川南道,1914年属建昌道。1928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属西昌专区。1955年西康省撤销随专区划入四川省。1963年置盐源彝族自治县。1978年复名盐源县,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川西南山地,县境主属锦屏山南段。中部盐源盆地面积 1049 平方千米,为主要农耕区。盐井河源于盆地东部,西流折北入木里藏族自治县,与理塘河汇合后复回县北,称小金河,入雅砻江。县东缘有折北又向南流的雅砻江,是盐源、西昌、德昌三县市的界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有草山坡地200多万亩,牧放牦牛、马、羊。农产有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及豆类,并产花椒、木耳、油桐、生漆、白瓜子、苹果。有煤、铜、盐卤、沙金及硫铁矿。有制盐、采矿、松香食品等工业。西木公路经此。县西北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共辖泸沽湖,以湖光山色著名,盛产淡水鱼类,为黑颈鹤、天鹅栖息地。


猜你喜欢

  • 聚宝门

    即今江苏南京市旧城正南门中华门。明初改南门为聚宝门,因正对聚宝山 (今雨花台) 而得名。1931年改名中华门。

  • 玉津镇

    唐置,为军镇。在今四川乐山市南三十里岷江西岸。《元和志》卷31玉津县:玉津镇“在县城中”。北宋乾德四年(966)废玉津县为镇,属犍为县。元为犍为县治所。《明史·地理志》:“犍为旧治玉津镇。今治惩非镇,

  • 义昌县

    ①南齐置,属齐安郡。约在今湖北麻城市一带。隋以前废。②南齐置,属南义阳郡。约在今湖北大悟、孝感之间一带。隋以前废。③唐天宝元年(742)改卢阳县置,属桂阳郡(后改郴州)。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五代唐改

  • 资阳镇

    明置,属资阳县。在今四川资阳市南三十里南津镇。明置巡司于此。

  • 无虑县

    西汉置,属辽东郡,为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南大亮甲村。《后汉书·安帝纪》:元初二年(115)八月,“辽东鲜卑围无虑县”。唐李贤注:“有医无闾山, 因以为县名。”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

  • 吕王城

    ①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六十六里吕王镇。《方舆纪要》卷76黄安县“双城镇”条下:“《志》云,县北五十里有吕王城。其西五里即金局关也。皆县境设险处。”②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蕲州镇东北五里。《方舆纪要》卷76蕲州

  • 别失八刺哈思

    即别失八里。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元史·明安传》:至元二十三年(1286),明安“至别失八剌哈思之地,与海都军战有功”。即此。

  • 边水县

    南齐侨置,属南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后废。

  • 阴山

    ①即今内蒙古河套西北之阴山山脉。《史记·匈奴列传》:赵武灵王“筑长城, 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汉书·匈奴传》 载侯应言:“臣闻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

  • 土碑集

    一作土陂集。即今安徽临泉县东南土陂乡。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土碑集在“西乡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