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埕桥
在今台湾台南市。连横 《台湾通史》 上册卷1 《林爽文传》: 清乾隆五十一年 (1736) 十二月,“ (林) 爽文、(庄) 大田合攻府治。……总兵柴大纪拒战于盐埕桥”。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昔为水陆交通要冲,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总兵柴大纪守盐埕桥,屠杀天地会起义者数以千计,即此。
在今台湾台南市。连横 《台湾通史》 上册卷1 《林爽文传》: 清乾隆五十一年 (1736) 十二月,“ (林) 爽文、(庄) 大田合攻府治。……总兵柴大纪拒战于盐埕桥”。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昔为水陆交通要冲,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总兵柴大纪守盐埕桥,屠杀天地会起义者数以千计,即此。
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37广宁卫:双峰湖在“卫南二十里。源出医巫闾山,东西沿流通扳桥河”。
在今广西宜州市东三十二里。《方舆纪要》卷109宜山县:小曹山“下有潭,今筑为寨,名水寨”。
俗名南屯。即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驻地巴音托海镇。1934年为索伦旗驻地。1948年命名为“巴音托海”,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河套”。1958年后为鄂温克族自治旗驻地。
亦作这乞林。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库鲁河口南岸。清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枯鲁河注入黑龙江处有“这乞林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同江北岸, 东至海
即今湖北襄阳县南四十里欧庙镇。清设把总驻防。
①北宋置,属火井县。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平落镇。②即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明史·地理志》洛容县:“东有平乐镇巡检司,治石榴江,后迁县东北中渡。”《清一统志·柳州府》:平乐镇巡司“在洛容县东北七十里。地
在今河北博野县东南。《魏书·肃宗纪》:孝昌二年(526),“葛荣败都督广阳王渊、章武王融于博野白牛逻”。即此。
明永乐六年 (1408)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萨马尔加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今俄罗斯滨海边区萨马尔加河流域。
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北二十五里锡江口。《水经·湘水注》: “湘水又北径锡口戍东。又北,左派谓之锡水,西北流径锡口戍北。”
元置,属定远府。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北二十里。明初废。古县名。元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南。为章龙州治。明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