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马寺

白马寺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三里。东汉永平十一年(68)建,为中国最早佛寺之一。《魏书·释老志》:“孝明帝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门西”。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4:“时以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城西。《资治通鉴》: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张)缵至襄阳,(萧)詧推迁未去,但以城西白马寺处之”,即此。

③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东。《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西魏于谨等攻克江陵,元帝“白马素衣出东门……至白马寺北,夺其所乘骏马,以驽马代之,遣长壮胡人手扼其背以行,逢于谨,胡人牵帝使拜”。即此。


在河南省洛阳市东郊邙山南麓,临洛河。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誉为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传蔡愔、秦景二人去西域取经,在月氏遇来自天竺的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四人同行,并用白马驮经迎回洛阳。次年建寺,以白马命名。几经兴废,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重修。原寺规模雄伟,今存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建筑。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竺法兰两僧墓。大雄殿内有元代“夹纻干漆”佛像造像,寺门前两匹石马为宋代遗物。所藏唐代经幢、元代碑刻都有较高艺术价值。寺东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建齐云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 马 寺


猜你喜欢

  • 南郦县

    北魏析郦县置,属恒农郡。治所在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北周复名郦县。古县名。北魏改郦县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北。属武关郡。北周复为郦县。

  • 苦泉

    在今陕西大荔县北。《元和志》 卷2同州朝邑县: 苦泉 “在县西北三十里许原下,其水咸苦,羊饮之,肥而美。今于泉侧置羊牧,故谚云 ‘苦泉羊,洛水浆’”。《新唐书·高宗纪》: 永徽二年 (651),“以同

  • 丁庄湾

    在今河北沽源县西南三十里。清于此设把总驻守。

  • 口北道

    1914年由原口北道袭置(张北、独石、多伦三县除外),属直隶省。治宣化县(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约当今河北西北部、北京市延庆内外长城之间地区。1928年废。清康熙元年(1662年)裁怀隆道置。治宣府镇(

  • 安陵县

    ①西汉惠帝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穆家村附近。西晋废。②北魏改东安陵县置,属渤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县(桑园镇)北十五里南运河东岸安陵村。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

  • 沃野设治局

    1930年改陶乐设治局置,属绥远省。治陶乐湖滩(今宁夏陶乐县西南高仁镇)。1937年复名陶乐设治局。1930年由陶乐设治局改名,治陶乐湖滩(今宁夏平罗县高仁镇)。属绥远省。1937年复名陶乐设治局,并

  • 皮被河城

    辽置,为上京道边防城之一。在今蒙古国东温都尔汗西。《辽史·地理志》:皮被河城“地控北边,置兵五百于此防托(戍)”。辽代西北边防城。即今蒙古国肯特省宗贺列姆古城,一说即今祖赫雷姆城。

  • 高湖

    ①在今江苏金坛市西北十里。《寰宇记》 卷89金坛县: “高湖在县北一十二里。灌田一十二顷。”宋 《嘉定镇江志》 卷6: 高湖 “周回百余顷。北受五中渎,南流十二里入大溪”。②在今浙江海宁市 (硖石镇)

  • 东塘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资治通鉴》:唐中和元年(881),高骈声言将攻黄巢,“出屯东塘”, 即此。即今江苏省扬州市东湾头至宜陵一带塘岸。唐中和元年(881年)高骈声言讨黄巢,屯兵于此。

  • 坊镇

    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坊镇。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郃阳县:坊镇“在县东二十里”。在陕西省合阳县东部。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坊镇,人口 5940。宋由兴隆寺得名兴隆市,后改名宝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