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纳长官司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南。清顺治十六年(1659)改属贵阳府。清以后废。
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在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北。属贵州宣慰司。后废。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南。清顺治十六年(1659)改属贵阳府。清以后废。
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在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北。属贵州宣慰司。后废。
即今山东荣成市南槎山。《方舆纪要》 卷36文登县: 铁槎山在 “县南百二十里。山有九顶,南瞰大海,下有水帘洞,为海潮出入处。山之东,又有云光洞”。
在今江苏盐城市东三里。《方舆纪要》卷22盐城县:广惠䃮“旧名白波湫运河。水涨则自此决泄入海,以杀水势;夏秋海潮浩大,亦由此冲入侵田。宋淳熙六年,摄县事教授刘炜始用砖石甃砌,名曰广惠。明万
①北宋置,属浦城县。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南四十里临江镇。②北宋置,属富顺监。即今四川自贡市东南沿滩镇。《元丰九域志》 卷7富顺监: 临江在 “监西五十里”。③元至元中改垫江县置,属丰都县。即今四川垫江县,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旧县乡。《清一统志·泰安府一》: “以在谷城之南,故名。” 北宋开宝中尝为东阿县治。
北宋置,属舞阳县。即今河南舞阳县北二十四里孟寨乡。在河南省舞阳县中部偏西。面积63.8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孟寨村,人口 2440。孟姓世居于此,立寨避兵始称孟家寨。清道光初简称今名。1
即今四川洪雅县西罗坝镇。清嘉庆 《洪雅县志》 卷7: 罗坝场在 “县西五十里”。
亦作臈壁洞。明宣德三年 (1428) 置,属大旺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水田乡 (腊壁司)。清初改为腊壁土司。
秦始皇三十五年 (前212) 由大将蒙恬主持修建,为关中平原通往河套地区的交通道路。《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南起云阳县 (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北至
在今四川康定县西新都桥镇北下柏桑。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白桑土百户。
在今新疆叶城县东南叶尔羌河东岸黑恰道班。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9: “可卡提达坂山口……又十里至黑黑子将杆,柴足草缺。”